分享

【《观物篇》北宋 邵雍】理学入门第一书

 石门易卜 2025-05-24

《观物篇》北宋  邵雍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
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邵雍,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易学家,世称康节先生。他精研《易经》,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其著作《观物篇》创作于900年前,朱熹赞其为 “理学入门第一书”,书中蕴含超前的认知方法论。邵雍以宏大视角审视宇宙、人生,为后世开启一扇洞察世界本质的智慧之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释义:以客观事物本身去认识事物,是秉性;以自我主观去认识事物,是私情。秉性公正而明澈,私情偏狭而昏暗。
此句点明认知事物的两种方式。以物观物,秉持客观,能看清事物本质,如明镜照物,纤毫毕现。
以我观物,易受主观情感左右,导致认知偏差。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事务、判断人事,若能摒弃私情,以公正客观态度对待,做出的决策更明智,能避免因偏见造成的失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事业发展。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

释义:所谓观察事物,并非仅用眼睛看;不是用眼睛,而是要用内心去观察。
它强调观察事物需用心体悟。眼睛所见常为表象,内心感知方能触及本质。
在复杂世界中,仅依赖视觉,易被虚假外表迷惑。用心观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事物深层意义。人际交往中,用心感受他人,理解其内心需求与情感,才能建立真挚关系,收获人生智慧。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

释义:天下万物,都有其内在道理、固有特性以及发展命运。
这表明万物皆遵循规律。理为事物运行法则,性是事物独特属性,命是事物发展轨迹。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尊重规律,不强行改变不可为之事。面对自然,顺应四季更替;身处社会,遵循道德法律。把握事物特性与命运,顺势而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和谐发展。

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释义:放任自我就会被私情左右,私情会蒙蔽心智,心智蒙蔽就会昏聩。顺应事物就秉持本性,秉持本性就会灵动,灵动就能明智。
此句进一步阐述主观私情与客观本性的影响。任由私情泛滥,人会陷入狭隘与昏聩,做出错误判断。
顺应事物本性,保持客观理性,心灵方能灵动清明。生活中,克制私欲,以理性引导行为,遵循事物规律,可提升认知,在面对抉择时,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智慧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