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薇的植物与历史]白薇是萝藦科鹅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表面黄棕色,断面灰白色,质地脆硬,气微,味苦。白薇之名源自《神农本草经》,因其性寒凉、能清虚热,故称“白薇”。历代医家视其为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的要药,《本草纲目》更赞其“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 [药用功效与临床应用]白薇性寒,味苦、咸,归胃、肝、肾经,具有以下功效: 清热凉血 用于热入营血、阴虚发热,如温病后期低热不退、肺结核潮热等。现代研究显示,白薇中的 白薇苷 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利尿通淋 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如尿路感染),常配伍车前子、滑石。 解毒疗疮 外敷可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内服可缓解咽喉肿痛。 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鼻衄、崩漏等出血症。 ![]() [经典方剂]白薇汤(《千金方》) 白薇配当归、人参,治产后血虚发热。 竹皮大丸(《金匮要略》) 白薇配竹茹、石膏,清虚热、止烦呕。 [现代药理研究]抗菌抗病毒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免疫调节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辅助肿瘤放化疗后的免疫力恢复。 降血糖 动物实验表明,白薇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 [使用方法]内服 煎汤,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 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烂外涂。 [禁忌与副作用]1、 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泻、腹痛。 2、 孕妇禁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3、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需定期监测。 [鉴别]优质白薇根条粗长、断面灰白、质地坚实、味苦微咸。常见伪品为 徐长卿(断面中空)或 白前(味微甜),需注意区分。 [白薇的现代应用拓展]护肤品 提取物用于控油祛痘面膜,缓解痤疮炎症。 养生茶饮 白薇5克+麦冬10克+甘草3克,煮水代茶,适合阴虚火旺者。 [小结]白薇作为一味经典中药,兼具清热、凉血、解毒之效,但需辨证使用,避免滥用。现代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或将在抗炎、免疫调节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作者:中山市西区医院药剂科 药师 郭志豪 审稿专家:中山市西区医院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梁均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