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在哪,病就在哪!可真正懂祛湿的少之又少,中医教你如何除湿

 东山威夷 2025-05-24

湿邪就像阴雨天里的雾气,无处不在,又难以驱散。中医讲'湿性黏滞',它不像寒邪那样容易发汗而解,也不像热邪那样可以清热而退。湿邪一旦缠上身体,就像油入面,难分难解。但为什么现在懂祛湿的人这么少呢?

湿在哪,病就在哪!可真正懂祛湿的少之又少,中医教你如何除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比如我们常见的头重如裹、四肢困倦,这就是湿在肌表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这是湿在筋骨胃脘痞闷、食欲不振这是湿在中焦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这是湿在下焦。你看,湿邪走到哪,病就生在哪儿!

湿在哪,病就在哪!可真正懂祛湿的少之又少,中医教你如何除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现在很多人一说到祛湿就只知道红豆薏米水,这就像打仗只用一把小刀,怎么对付得了顽固的湿邪?真正要祛湿,必须懂得'分消走泄'之法。就像张仲景的苓桂术甘汤治水饮,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汤治脾湿叶天士的三仁汤治三焦湿,都是各有妙用。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那为什么现在湿重的人这么多?在我看来:饮食不节,冷饮冰啤当水喝,肥甘厚味顿顿有。其次就是起居失常,熬夜伤阳,久坐伤脾。再者滥用药物:动不动就清热解毒,伤了阳气。还有一种原因是环境潮湿,空调房待太久,汗不得出。结果就是:舌苔厚腻、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湿疹反复的人越来越多!

湿在哪,病就在哪!可真正懂祛湿的少之又少,中医教你如何除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那湿该怎么除?绝不是简单喝点祛湿茶就行。比如湿在上焦的时候:可以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湿气在中焦的时候:用苍术、厚朴苦温燥湿,湿气在下焦的时候:用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湿气在表的时候:用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湿气在里的时候:用附子、干姜温阳化湿

湿在哪,病就在哪!可真正懂祛湿的少之又少,中医教你如何除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就像打扫房间,光拖地不行,还要开窗通风、阳光暴晒。祛湿也是这个道理,要表里同治,三焦分消。所以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间屋子,湿气不除,迟早要发霉长斑。这就是中医讲的'湿去则气通,气通则病愈'!

文中涉及药物,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