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糖尿病,中医认为其病机复杂,涉及阴虚燥热、脾虚湿困、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等多种证型。临床调理时,需抓住主要矛盾,强调“急则控其标,缓则调其本”。 意思就是说,在血糖波动剧烈、症状明显时,需优先控制血糖;而在病情稳定期,则需注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从根本上预防并发症。 今天给大家讲一副方子,主要由6味药组成,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口干多饮、乏力、血糖波动、肢体麻木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 ![]() 降糖方子 ![]() 基础方:人参、黄芪、山药、葛根、黄连、丹参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阴虚燥热”,其中“燥热”是标,“阴虚”是本。方中黄连清热燥湿,针对“燥热”之标;人参、黄芪补气生津,山药健脾益肾,针对“阴虚”之本;葛根生津止渴,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黄连性寒,长期大量使用可能损伤脾胃,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用量。而人参、黄芪虽为补药,但糖尿病患者多伴有气阴两虚,补气需兼顾养阴,避免助热生燥。 ![]() 糖尿病为慢性病,需长期调理。急性期以控制血糖为主,缓解期则需注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方中的人参、黄芪、山药为益气养阴的核心药物,能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气阴两虚状态。 益气养阴虽为根本,但用药需谨慎。若补气过猛,可能助湿生热;若养阴过度,可能滋腻碍胃。因此,用药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阶段及临床表现灵活调整。 例如,气虚明显者可加重黄芪用量,阴虚明显者可加用麦冬、五味子,瘀血明显者可加用桃仁、红花。 ![]() 写在最后: 中医用药讲究“千人千方”,同方不同量。糖尿病患者体质复杂,病情多变,切勿自行用药。 若您或身边的人正受血糖波动、糖尿病并发症困扰,不知道自己的证型,或对降糖药、打胰岛素等副作用心存顾虑,都可以给我具体说说,发送近三个月血糖记录、舌苔照片及详细症状,我会在门诊间隙为您分析体质,详细辨证之后会给您一些合适的调理建议。 ![]() 我是公立三甲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看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焦虑、抑郁、耳鸣、脑鸣、脑梗、冠心病、帕金森综合征、眩晕、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已有30余年,作为中医人,我必将恪守治病救人理念,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
|
来自: 新用户2949786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