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1863年,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后,刽子手余宝检查石达开尸首,刚一走

 James5291 2025-05-24

公元1863年,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后,刽子手余宝检查石达开尸首,刚一走近,就看到了一道比刀尖更尖锐的眼神,余宝心神一激,吓得拔腿就跑。两个月后,刽子手余宝发狂而死。

1863年4月,大渡河水暴涨。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被困在河东岸,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粮草断绝已经七天。清军骆秉章部队层层包围,枪炮声昼夜不息。

石达开知道败局已定。投降成了唯一选择。

骆秉章许诺既往不咎,石达开相信了这个承诺。4月25日,石达开走出营帐,向清军投降。

清廷背信弃义。石达开被押送成都,等待的不是宽恕,而是死刑。慈禧太后下旨:凌迟处死。

成都科甲岭刑场,1863年6月27日。

围观人群密密麻麻。监斩官骆秉章坐在高台上,表情冷峻。

刽子手余宝站在刑台旁,手中握着锋利的小刀。

凌迟需要一千多刀。每一刀都要割下一片肉,但不能伤及要害。

犯人必须在清醒状态下承受全部痛苦,直到最后一刀才能死去。

石达开被绑在木桩上。

双手被麻绳勒得发紫,但脸色平静如水。余宝走近,手中的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第一刀落在左臂上。鲜血涌出,石达开眉头未皱一下。

余宝有些意外,继续下刀。第二刀,第三刀,石达开始终沉默。

围观的百姓开始骚动,这种镇定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通常罪犯在几十刀后就会痛得昏厥,石达开却像一座石雕。

余宝的手开始颤抖,石达开的眼神始终直视前方,没有求饶,没有哀嚎,甚至没有一声呻吟。

这种坚毅让余宝感到不安。

一百刀过去了,石达开仍然清醒。

余宝不得不使用止血药,防止犯人失血过多提前死亡。

按照规定,必须割满一千刀才能结束。

两百刀,三百刀,石达开的身体已经血肉模糊,但双眼依然明亮,监斩官骆秉章也开始不安,这种超人的意志力前所未见。

围观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原本的兴奋变成了敬畏。一个将死之人展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连敌人都感到震撼。

余宝的动作越来越慢,每下一刀,石达开的眼神都会看向余宝,那种眼神没有仇恨,反而带有一种超然的冷静,这让余宝更加恐惧。

四个小时过去了,太阳已经西斜。

余宝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手臂因为长时间挥刀而酸痛不已。石达开依然没有死去。

第一千刀终于落下,按照惯例,这一刀会割断颈部大动脉,结束犯人的生命,血涌如泉,石达开的头垂了下来,验尸环节开始,余宝走近尸体,按照规定检查是否真正死亡,余宝伸手拨开石达开的头发,准备确认瞳孔状态。

石达开的眼睛突然睁开。

余宝被吓得后退几步,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充满威严,仿佛还活着一般。

眼神锐利如刀,直直地盯着余宝。

围观人群爆发出惊呼声,有人说看到尸体的肌肉在抽搐,有人说感受到了阴森的寒气,恐惧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余宝丢下刀具,转身逃离刑场。

那双眼睛的印象深深烙在余宝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天夜里,余宝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石达开的眼神反复出现在余宝的梦中,余宝开始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接下来的日子里,余宝变得沉默寡言。

家人发现余宝经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会突然惊恐地四处张望。

余宝的食欲下降,体重快速减轻。

一个月后,余宝开始在街头游荡。

余宝会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内容总是'我有罪,我有罪',路人纷纷避开这个疯癫的刽子手。

余宝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

有时候余宝会突然跪在地上,对着天空哀嚎,有时候余宝会用双手捂住脸,身体剧烈颤抖。

两个月后的一个黄昏,有人在河边发现了余宝的尸体。

余宝的双手深深插在自己的喉咙里,十个手指都带着血迹。表情极度痛苦,眼睛瞪得滚圆。

成都城里开始流传各种说法,有人说是石达开的冤魂索命,有人说是天道报应,刽子手余宝的死成了茶馆酒肆里最热门的话题。

科甲岭刑场此后再也没有进行过凌迟。

新来的刽子手听说余宝的遭遇后,都拒绝执行这种酷刑。

清廷不得不改用其他方式处决重犯。

石达开死后,太平天国迅速衰落。

但关于凌迟刑场上那双不死眼神的传说,却在民间流传了一百多年。

人们记住的不是石达开的失败,而是面对死亡时展现出的超人意志。

余宝的死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执行残酷刑罚的人,往往比受刑者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石达开用自己的坚韧摧毁了,刽子手的精神防线,这或许是对暴政最好的反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