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行书《青山吟》,行书“天花板”的学习范本

 昵称29787755 2025-05-24

赵孟頫的《青山吟》是元代书法与文学结合的代表作之一,既展现了其行书艺术的高超造诣,也承载了深厚的自然哲学与人生思考。以下从创作背景、内容赏析、书法艺术及历史评价等方面综合分析:

 一、创作背景与作者关系

1. 诗作者与书写者

   《青山吟》的诗文由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中峰和尚)创作,赵孟頫以其行书书写成卷。两人交情深厚,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和尚的弟子,这种佛学与艺术的交融为作品增添了禅意。  

2. 历史背景 

   赵孟頫作为宋宗室后裔却出仕元朝,一生在政治与艺术间矛盾交织。他的书法多受晋唐名家影响,尤以“赵体”著称,而《青山吟》的创作或与其归隐山水、寻求精神超脱的心境相关。

二、诗文内容与思想内涵

1. 诗文结构  

   全诗共10联,以“青山”为核心意象,通过拟人化手法描绘山的永恒与超然,如“青山不高还不低”“黄金有日化蓬尘,唯有青山无变改”等句,对比世俗浮华与自然恒久,表达对山水自然的崇敬。  

2. 哲理意蕴 

   自然与人生的对照:诗中反问“丈夫何事翳双眸”,批判世人忽视自然之美,而“道人不管伸脚眠”则体现道家超然物外的境界。  

  永恒与虚幻的辩证:通过“黄金化蓬尘”与“青山无变改”的对比,暗含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倡导回归本真。  

 三、书法艺术特色

1. 书体风格  

   赵孟頫以行书书写《青山吟》,其笔法圆润遒劲,结体严谨中见灵动,既有晋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流美,又融入唐代李邕的劲健,形成“赵体”特有的秀逸与端庄。  

2. 与《胆巴帖》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青山吟》虽为行书,但其气韵与楷书代表作《胆巴帖》一脉相承,展现了赵孟頫从楷向行的转化能力,字间神韵相通,被誉为“不亚于《胆巴帖》”。  

3. 艺术评价

   作品被赞“落落大方,天地混同”,行笔舒展自如,墨色浓淡相宜,兼具文人雅致与禅意空灵。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1. 赵孟頫的书法地位 

   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其行书亦影响深远。《青山吟》作为其行书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元代文人书法“尚意”与“复古”的结合。  

2. 文化价值

   该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元代佛道思想与文人精神的载体,对后世山水诗、禅意书法均有启发。

五、释文与流传

《青山吟》全文释文如下(部分节选):  

【1】青山吟。我爱青山青,千仞如泼淀。  

【2】丈夫何事翳双眸。不识青山常觌面,青……  

【10】山翁,莫只管向虚空画五彩。  

目前该作品的真迹流传情况不详,但通过拓本及文献记载,其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可。

赵孟頫的《青山吟》融合了诗文哲理与书法美学,既是元代文人精神的缩影,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典范之作。其通过青山意象传递的超脱与永恒,至今仍引发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思。

图片青山吟。我爱青山青,千仞如泼淀。
图片丈夫何事翳双眸。不识青山常觌面,青
图片山不高还不低。青山不禁行人归。自从
图片客忘宾主,客对青山默无语。喧空瀑韵
图片杂松涛,惊起铁牛骑石虎。道人不管伸
图片脚眠,青山倒卓双眉尖。不拨万象体独
图片露,释迦醉倒春风前。有问此山青来是
图片载?古人何缘尽把黄金买?黄金有日
图片化蓬尘,唯有青山无变改。寄言四海住
图片

山翁,莫只管向虚空画五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