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先生 在用文字和概念表达信息时,必须明确文字和概念所要表达的信息即“明确文字和概念含义”;否则肯定是胡说八道,不仅会引起误解而且会引发争辩。比较即“相”是人类认识万物的根本方法(详见《老子真义》第二章)。“公有制的经营”是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而言的。必须明确“公有制”、“私有制”、“经营”和“经济”概念含义,否则是胡说八道。 明确公有制和私有制含义。“公有制”是与“私有制”相对的一种社会制度。因为其他专家学者不能明确“社会”和“社会制度”含义,所以不可能明确“公有制”含义。《道理与智慧》明确的“社会”含义是,社会是依赖同一片土地生存、通过分工合作建立紧密利益关系的生命群体。例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和人类社会等。人类社会是依赖同一片土地生存、通过分工合作建立紧密利益关系的人类群体。众所周知,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真正的“资本”。因此,社会制度是指人们制定的土地归谁所有的制度。私有制是指土地归社会成员个人私有且可自由买卖的社会制度。例如,从商鞅变法开始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止的社会制度是私有制;再如,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是私有制。公有制是指土地归社会成员共同拥有且不可自由买卖的社会制度。例如,中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准确地说,公有制是指土地归全体社会成员公有且不可买卖,个人劳动成果归个人私有的社会制度。就是说,只有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是可以公有的对象,其它的都不可公有。例如,厂房、生产工具和技术等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只能私有或集体所有而不可全民公有。简言之,人们的劳动成果不可公有,否则人们必然懒惰而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关键问题来了,公有土地之后,如何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公平使用土地而积极劳动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白“统治的重要性”以及“统治方法和力量”。 货币是重要的统治力量。统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活动。统治即统帅和治理。众所周知,宇宙万物稳定有序运行皆需统治。人类社会稳定有序运行同样需要统治。问题是,人类是用什么方法和力量统治民众使之形成社会的呢?详见《道理与智慧》。简言之,人类是用“文字和货币”来统治,即用文字传播信息使人们行为有序、用货币交换价值使人们建立利益关系以形成社会。就是说,在没有发明货币之前,人类不是以“社会”形式存在而是以分散的“家庭”或“部落”形式存在。发明货币之后,使用货币交换价值的人们可以各尽所能、通过分工合作建立紧密利益关系而形成社会;家庭成为构建社会的细胞,部落成为构建社会的组织。事实证明,货币不仅是凝聚人们形成社会的关键,而且是统治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使用相同货币的人们形成社会之后,人们生活的“地域”就是“国”之领土;国家是用相同货币圈起来的地域。使用相同货币交换价值的人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否则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发行的货币,所以周天子统御的是“天下”而非是“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之后才把“天下”变成“大一统的国家”。事实证明,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可以使用不同语言交流信息,但必须使用相同货币交换价值;否则不属于同一个国家。货币显然是统治人们形成社会的关键力量。明白货币本质是统治力,就能理解公有制国家货币不贬值而私有制国家货币必须贬值的原因,进而明白公有制国家的“经营”和私有制国家的“经济”。 明确经营和经济含义。“经”的本义是“把散纱拧成线”;与“组织”含义相同。“营”的本义是“用火把围起来的防止野兽攻击、供人休生养息的区域”;引申为“谋求生存”,进而引申为军队和军队驻扎地。因此,经营的准确含义是“组织起来以谋求生存”。“经济”是“经世济民”的简称。众所周知,实行私有制的国家鼓励自由竞争,没有土地或在竞争中散失土地的民众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经常忍饥挨饿,故需“救济”。因此,经济的字面含义是“组织人们生产和竞争价值并救济失败者”。因为私有制社会的经济活动是自由争夺价值活动,所以《道理与智慧》把经济定义为“价值争夺”。简而言之,经营是组织人民以谋求生存必须的价值;经济是组织人民以竞争生存必须的价值。“谋求价值”是指开动脑筋即用智力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价值;“竞争价值”是指人们竞相争夺彼此拥有的价值。事实证明,在私有制社会,人们主张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公有制社会,人们主张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的道德规范。人们对私有制社会的“经济活动”体会深刻,无需赘述;对公有制社会的“经营活动”缺乏认识。那么,公有制社会的经营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前面讲过,货币是凝聚人们形成社会的关键、统御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因此公有制社会的经营活动也是围绕货币展开。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5540、北冥之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