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云流水,清绝瘦劲,欧阳询行书梦奠帖

 齐赏书法 2025-05-2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今天,小编来分享一幅传为欧阳询所书的行书作品《梦奠帖》,书友们都知道欧阳询的楷书极为美观,但正如写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的楷书大家颜真卿一样,欧阳询的行书一定不会差。
《梦奠帖》没有款识,传为欧阳询所书,与前面小编分享过一幅同样传为欧阳询行书的《千字文》风格非常相像,通篇行笔如流水般顺畅,同时透着一股清绝与瘦劲,看起来极为舒适。一起来看。
《仲尼梦奠帖》全文仅有78字,开篇以“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俱不满百”引出,借孔子72岁离世、周王不满百岁的事例,直白地点出人生的短暂。紧接着提到“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即便如彭祖这般善于养生、樊重随性自在且寿命超过常人者,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宿命,进一步强化了生死无常的观点。“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则更直接地阐述了生命从出生、衰老到死亡的必然过程,以及面对亲人离世时那种悲痛辛酸的情感。最后以“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收尾,传达出一种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警示人们要为善去恶。
《仲尼梦奠帖》在南宋时被收入内府,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此后流入南宋权相贾似道之手。元朝时,被著名收藏家郭天锡所得,郭天锡对它爱不释手,精心珍藏,并在帖后留下了详细的题跋,记录了他对这件作品的珍视以及对其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明朝时期,此帖被大收藏家项元汴收入囊中。进入清代,它先是被高士奇收藏,高士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品鉴。之后,这件历经沧桑的作品最终进入了清内府,清高宗弘历(乾隆)更是在明代装裱的手卷纸本引首上提笔写下了“真迹无疑”四个大字。说实话,小编觉得乾隆的题字实在过于泛滥了,其印记更是遍布现如今流传下来的众多书画作品,不过不管怎么说,很多作品都非常棒,即使被乾隆的题字以及钤印所“玷污”,姑且用这个词吧,反正很多书画小编感觉去掉乾隆的钤印会更加好,看着更加舒适。
《仲尼梦奠帖》不管是否欧阳询所书,都得到了历代名家的高度赞誉。元代书法家郭天锡在跋中毫不吝啬地称赞道:“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明代的杨士奇则称《仲尼梦奠帖》为“人间绝无仅有希世宝也”,在他心中,这件作品珍贵无比,是世间罕见的珍宝。清代的王鸿绪在仔细审视后,认为此帖“用笔之意,直与《兰亭》相似”。
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