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图:端午将近,胶东乡村常见的“紫穗槐”(棉槐)开花了

 胶东故事会 2025-05-24 发布于山东

端午之前这段时间,胶东常见的果树早已挂果(樱桃甚至已经收获),刺槐和楸树刚刚过了花期,酸枣和荆子则尚未开放——此时来到乡野山间,能看到的“花“并不算多。

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当下属于赏花淡季,今日笔者在老家山上的“绿色海洋”中看见几簇紫花时,才顿觉眼前一亮。待到走近一看,原来这些紫花都是长在“棉槐条子”上。

棉槐条子,是胶东半岛的常见植物。在过去,它常用来编筐编篓,因而被乡民们视为重要资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筐篓逐渐让位于工业化制品,山上的棉槐条子所受到的关注也不如从前。不过,由于其本身属于灌木,即便多年无人去砍伐,它也难以长成大树,只是群簇更多罢了。

所谓“棉槐”,是民间通用的俗称。在植物志书中,它的正式名称写作“紫穗槐”(注:紫穗槐系豆科蝶形花亚科紫穗槐属植物,原产北美,现在国内北方区域有广泛分布。)。而这里的“紫穗”,实际上指的就是花的颜色。由于其用途主要在于“条”而非“花”,不少人可能对它的花都留意不多,笔者即是如此。

笔者儿时对于收割之后的棉槐条子较为熟悉,但对花却印象不深。此次在山上重新看到之后,便认真观察了一番——只见花的形状与刺槐较为相似(两者皆属豆科植物),但颜色差别较大。刺槐花为白色,而棉槐花则总体呈现紫色,当中还缀有点点金黄,也难怪其正式名称叫作“紫穗槐”了。

以下的图片,均为笔者此次在山上拍到的实景。以前不曾留意的朋友,可以有个直观感受;而以前对此就很熟悉的朋友,也可借此回味当年的记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