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铁十局首台智慧悬臂造桥机 顺利完成沪渝蓉高铁南通地区站前1标 跨城北大道连续梁施工任务 标志着中铁十局桥梁建造 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为高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跨城北大道连续梁合龙 相较于传统施工模式,中铁十局在沪渝蓉高铁引入的智慧悬臂造桥机采用下承式结构,集成智能监测、液压调节、智能养护、同步走行等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安全高效施工与精准控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结构安全可靠 下承式结构设计,重心低、受力明,消除传统挂篮倾覆风险。 2 施工效率高 自动同步走行,单节段走行仅20分钟,较传统挂篮走行时间缩短90%。 3 智能监控精准 30余项监测点位,实时采集数据,出现异常预警并自动调整。 4 模板调节智能 液压自动调节,单节段模板调整时间从7小时缩短至2小时。 5 养护智能优质 智能喷淋系统,根据温湿度自动启停,保障混凝土强度增长。 作为首个试点项目,四公司在沪渝蓉高铁跨城北大道连续梁施工中,通过创新施工组织和班组管理,实现智慧悬臂造桥机效能最大化。在造桥机拼装环节,采用地面预拼装与整体吊装相结合的方式,使造桥机拼装时间缩短40%,并显著降低高空作业风险。在生产管理上,创新性组建自建作业班组,整合拼装、模板、钢筋、混凝土等专业力量,进行统一管理与技术培训,实现“一人多能、一专多岗”。在设备优化方面,造桥机各部件采用高通用率模块化设计,使周转次数提升30%,有效降低资产损耗。 智慧悬臂造桥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铁十局成功迈入智能造桥新阶段。中铁十局聚焦智能化施工需求,科学应用智能监测、液压自动调节、同步走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造桥机关键杆件受力实时监测、模板位置自动校准、走行误差精准控制(左右轨道同步误差≤2厘米)等功能,显著提升施工自动化水平。 未来,中铁十局将持续聚焦智能建造前沿,深化核心技术迭代,推动智慧造桥机应用向更复杂工况、更广阔场景延伸,助力构建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的高铁桥梁建造体系,让“中国智造”在交通强国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中铁十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