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刘艳芳在陕西西安经营着一家烧烤摊,她从年轻时就不怎么控制体重,尤其是在经营烧烤摊后,常年日夜颠倒,晚饭常以“边烤边吃”的形式解决,鸡翅、羊肉串、肥牛卷,再搭配甜饮料或啤酒,几乎是成为了每日标配。体重也开始逐年增加,10年间从140斤涨到了210斤,还有不断在上涨的趋势,身体也渐渐亮起了红灯…… ![]() 2022年5月21日,刘艳芳特意赶早去批发市场进货,刚拎着两个菜篮子从车上下来,走了不到200米就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她停在菜摊前扶着腰喘气,大腿内侧早已摩擦出一片红痕。等挑选好菜,结完账,刘艳芳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她撑着膝盖,靠在墙上,大口喘着粗气,心跳也不自觉的在加快,休息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7月12日凌晨四点,刚收摊,刘艳芳拖着疲惫的身体上楼,刚爬了两层就觉得胸口闷得厉害,心跳也快的得像要跳出胸腔。她一边扶着栏杆,一边深呼吸想缓解那种像压了块石头的感觉,可每走一步都感觉更难受。她只得停下来坐在地上休息,心里还嘀咕着,是该减减肥了,现在连爬个楼都喘这样。却没想到,意外竟然来的如此快,第二天晚上6点,刘艳芳正在厨房给孩子做饭,菜刚下锅,突然她感觉到一阵头晕,锅里的热气呛得她连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像是有人掐住了她的脖子。她扶着灶台都有些站不住,双腿发软,一只手勉强撑住水槽,但是眼前却越来越模糊,最终她还是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厨房地板上。听到声响的女儿,立马赶来,见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刘艳芳被吓坏了,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后,医生对刘艳芳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包括:血脂四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CT。结果显示:总胆固醇为7.8 mmol/L(↑),甘油三酯为4.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4.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仅为0.9 mmol/L(↓);空腹血糖为7.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8%;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轻度下移,初步判断为心肌供血不足;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下降,CO₂潴留;体重指数(BMI)为31.2,属肥胖Ⅱ级。最终诊断为: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前期、高血压早期、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 在了解完刘艳芳的生活习惯后,医生郑重地对刘艳芳说:“你现在的身体状态已经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再拖下去可能就是心梗、中风。你要从今天起,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低盐低脂,饭菜用蒸煮炖为主;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哪怕在摊位周围走动也行;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不是一天涨的,也不可能一天减下来。” 刘艳芳一开始很努力,每天清晨绕着小区走四五圈,还请教营养师控制热量,餐桌上再也不见了油腻的烧烤,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蔬菜,而且烹饪方式也由之前的爆炒,改成了清蒸和水煮。最主要是,刘艳芳开始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每天都坚持早睡早起。但两个月下来,体重几乎没怎么变化,让她不免有些灰心。 ![]() 这时一个老顾客跟她介绍了司美格鲁肽,说“不节食也能瘦”,这让刘艳芳十分心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刘艳芳从网上购买了两盒,到货后,她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尝试,每周打一针,起初效果确实惊人,两针下去就瘦了6斤,让她信心倍增,自此开始长期使用,体重也稳定的开始下降。 到了2023年7月,刘艳芳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126斤,恢复到了正常体重,虽然偶尔会有些恶心呕吐,但是她一直以为是药物的副作用,便没有放在心上。直到7月19日中午,刘艳芳刚吃完饭,准备休息一会,躺到床上,这股莫名的恶心感又出现了,她赶紧跑到卫生间,干呕起来,但是却什么也没有吐出来,反而喉咙还开始火辣辣的疼,她摸了摸脖子,想要缓解这股不适感,但是在脖子右侧却摸到个微微凸起的小点。 刚开始她以为是蚊子咬的,但是对着镜子仔细查看,却发现这个小点长在了脖子内壁,而且摸上去不痛不痒的,于是刘艳芳便想着再观察看看。但是却没想到,几天后,这个疙瘩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长得更明显了,已经长到一枚葡萄般大小,脖子转动时还能感到轻微的牵扯,按上去还能感受到一丝刺痛,连吞咽口水都开始变得费力。这下刘艳芳不淡定了,立马收拾东西来到了医院。 ![]() 入院后,医生首先为刘艳芳安排了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右侧甲状腺下极可见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8cm×1.4cm,边界不清,伴微小钙化,CDFI示血流丰富。接着进行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测:TSH为1.32 uIU/mL(正常)、T3略高、T4正常。为明确诊断,医生安排了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提示细胞异型性明显,怀疑恶性。进一步行增强颈部CT发现结节增强明显,邻近气管轻度偏移。最终,病理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需尽快手术治疗。 听到这个结果后,刘艳芳在病房里坐了半天没说话,最终她红着眼睛看向医生,声音哽咽地质问道:“医生,我都已经不吃烧烤了,也戒了奶茶、按时锻炼、控制体重,就连体重都降了八九十斤,怎么还会得癌?是不是你们搞错了?我这两年过得跟修行似的,是不是你们搞错了啊?” 医生也愣了一下,随后翻看她的既往记录,指标确实控制得不错,那为什么还是会患上这么严重的疾病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刘艳芳是否有家族病史,以前的体检报告,甲状腺功能是不是有异常,但是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这让医生都感觉到很奇怪,沉思片刻,医生仔细的询问了刘艳芳的生活习惯和服药习惯,在听到刘艳芳长期在打司美格鲁肽时,医生的脸色瞬间变了。 ![]() 医生一拍大腿,叹息着说道:“你真是无知啊!司美格鲁肽作为降血糖的药物,虽然有抑制食欲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是万万不行的啊!更何况,在注射司美格鲁肽时,你还忽略了这关键的两点,这才是导致你患上甲状腺癌的元凶啊!在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是像你这样,最终落得个听天由命的下场啊!” 为了找出原因,医生再次追问她是否有甲状腺病史或家族肿瘤史,是否服用过影响内分泌的药物。刘艳芳摇头否认。直到医生随口问道:“你是怎么减下来这么多体重的?完全靠运动和节食?”刘艳芳低声说:“也不是……我从前年开始打司美格鲁肽,每周一针,控制得挺好,不饿也不想吃。”医生一听,神色立变:“你自己用的?打了多久?”“快两年了。身边几个朋友也在用,大家都说管用,就一直坚持打。” 医生一拍大腿:“你真是无知啊!司美格鲁肽是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不是减肥针。更何况,在你使用这类药物的过程中,还忽略了两个最关键的用药风险——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医生告诉她,司美格鲁肽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确实具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的作用,因此能在短期内显著减轻体重。但它本质上是糖尿病用药,长期高剂量使用会对某些特定组织产生刺激性作用,尤其是甲状腺C细胞。 ![]() “你有没有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过甲状腺功能?比如甲状腺彩超、降钙素水平?”医生追问。刘艳芳怔住了,“没有……药房的朋友说,不就是减肥针嘛,哪需要查这个。”医生沉声道:“这就是问题。GLP-1类药物在动物实验中明确提示与甲状腺C细胞增生和髓样癌风险相关,虽在人群中尚未大规模证实,但对于高风险个体或者长期滥用者来说,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你从未筛查过相关指标,就这样连打两年,等于把潜在风险放大了无数倍。” “你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医生继续说道,“你根本没有接受医生评估就自行注射,这种药物并非人人适用!”刘艳芳回忆说,当时是朋友介绍的渠道买的,“网上都有卖,都是封装好的。我看很多博主在用,也没觉得是处方药那么严重。”医生愤怒地指出,司美格鲁肽在说明书中明确写有禁忌症:包括个人或家族有甲状腺髓样癌、MEN2综合征病史者禁用,而这些信息,只有专业医生能通过问诊和筛查判断,普通人根本不具备判断能力。更可怕的是,她在服药期间曾出现过颈部轻微肿胀、吞咽不适,但她以为是减肥导致免疫力下降,并未在意。直到近期声音嘶哑、明显肿块才来医院检查,却已是晚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