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营市人民政府 东营概览 河口区

 学习一生 2025-05-25

【概况】 河口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东、北两面临海,西与滨州市沾化区为邻,南与利津县接壤,东南面与垦利区毗邻。总面积2267.44平方千米,辖6个镇、街道,71个村民委员会,24个城市社区。至2023年年底,全区户籍人口20.52万人。境内驻有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东营黄河三角洲军马场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9个油田二级单位。

20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30.4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30.08亿元,下降0.2%。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6%。年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53.30亿元,比年初同口径增加49.7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78.76亿元,比年初同口径增加43.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实现进出口总额106.21亿元,比上年下降15.1%。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4.76亿元,增长4.9%。粮食总产量12.70万吨,增长7.0%;水产品总产量16.8万吨。肉、蛋、奶总产量30.95万吨。全区工业增加值为115.53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4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3%。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石油加工业增长37.5%。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9%。

全区农村公路投资4.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1.6千米,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93千米。年末,全区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640.24千米。全年房地产投资6.50亿元,比上年下降51.2%。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6,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环境空气优良率64.9%。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全区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东营市重点实验室61家。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8个,新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45个。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80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1个,在孵企业61家。新增山东优质品牌(产品)7个,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家。

全区有幼儿园34所,小学9处,初中5处,九年一贯制学校4处,普通高中1处,职业学校1处。在园幼儿4513人,小学在校生10068人,初中在校生5511人,高中在校生3276人,职业学校学生数1120人,教职工2811人。省级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提名1所,市级文明校园21所,省十佳幼儿园1所,省示范幼儿园20所,市现代化幼儿园18所。全年普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全区有A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接待游客398.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6%。举办第十二届湿地槐花节、乡村振兴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有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9.1万人次,外借书刊21.5万册次。1个传承人获批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个传承人获批东营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个非遗工坊获批东营市第二批市级非遗工坊。全区医疗机构154家。全区注册床位1314张,实际开放床位1111张。卫生技术人员2180人。全区乡村医生103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投资580万元实施全民健身保障提升工程;维修改造健身场地17个。举办全区青少年及群众性体育赛事175场,参加省市体育赛事81次。获省级体育赛事团体一等奖2个、二等奖13个、市级一等奖6个。

2023年11月7日,2023“黄河口·日月潭”风光摄影联展启动暨对台宣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河口区举行 

(河口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供图)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99元,比上年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54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7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2189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585元,比上年增长9.0%。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01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1774人次。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22人。领取养老保险的待遇人员2531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766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5663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分别为2605元和1980元。

2023年,河口区获评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平安山东创建示范活动表现突出县区,获全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试点评估优秀、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区;连续三轮创建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范示范区,并通过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入选省级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城市。河口区“体感式”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东营市河口区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六合街道镇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社会治理标准化试点和河口区第二人民医院家庭病床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新户镇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义和镇颐和新村入选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

【产业发展】 2023年,河口区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连续12个月保持县区第一,税收收入从县区第5位升至第3位。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十六条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0余项;争取科技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2.6亿元,新增减免税费4.1亿元;争取政策性信贷资金13亿元。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年实施总投资1228.9亿元的234个重点项目,42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总投资69.2亿元的富海聚酯包装材料项目完成工程建设的35%,富宇高端新材料、欧亚高分子材料等项目建成,德脉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加快建设,中海延迟焦化项目获批;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开工建设,东营学堂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中车20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下线,制造业技改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分别增长29.6%、24.1%,均居全市各县区第1位。引进法拉第氘代基础材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内领先的重点项目,全年新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475.8亿元,落实到位资金99.7亿元、增长39.3%。6月10日,河口区举行全国首套CCUS膜法脱碳装备成果发布仪式,该项目位于河口采油厂渤南集气站内,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天,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法脱碳技术,对油田产生的页岩气进行脱碳处理。

2023年10月24日,河口采油厂管理区渤南95号站采用“光热+电加热+双腔泵”驱动油气,降能耗,增产量,成为胜利油田碳综合示范基地 

(吴木水摄)

【基础设施】 2023年,河口区完善交通路网,提升改造G340东子线、S227河辛线、滨渤路等8条城乡主干道路,打通河兴路、顺河路等城市“断头路”,12.6千米北部沿海应急救援通道完成主体施工,荣乌高速公路河口支线工程列入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构建现代水网,马新河治理、羊栏河和五号水库扩容改造等工程完工,王庄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进展顺利,加快建设新卫东河设施配套、挑河流域水系连通等6个主干河道治理项目;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升级管网78.5千米。改善城市环境,实施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修缮改造住房194栋4504户,完成8个小区“飞线”整治。实施总投资1.3亿元的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等工程,“两清零一提标”通过省级验收。实施社区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推进社区服务重心下移,河盛、崇文等社区管理位居全市前列;整治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76个小区配备物业“红管家”826名,解决群众诉求390余项,改造提升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处,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2处、完整社区6个。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集中整治河庆路沿线、枫林绿洲周边等片区,拆除各类违建4万余平方米;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质效,更新环卫车辆、垃圾桶等,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98%以上;实施燃气安全改造提升工程,为城区7万户居民更换燃气炉具安全连接管线,对1020家经营场所实施“瓶改管”改造。完成智慧城市二期项目建设,运行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8项政务应用。建成充电桩260个、5G基站213处。

2023年12月7日,河口区海昌路通车(河口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供图)

【民生事业】 2023年,河口区12件民生实事均完成年度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7%,收入倍差下降1.8%。应对秋旱严峻形势,多争取3000万立方米黄河用水指标,保障全区秋收秋种。新开发公益性岗位810个,城镇新增就业272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9.5%、98%。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补助资金39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9800余人次。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在全市率先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工作。投资4.4亿元,建设海昌小学和海河中学,可新增学位3950个。中考录取率69%;高考纯文化课本科、重本上线率分别增长15.9%、13.8%。区一中与胜利一中集团化办学成效提升,开设胜利一中“河口班”,8个学科在全市教学评估中全部进入前3名。实施区职业中专办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高职升学率100%,化学工艺专业入选山东省中职教育专业特色化建设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可新增床位528个;新建改造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4处。区人民医院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开设慢病管理中心,在全市9家二甲医院满意度测评中提升至第1位。区域就诊率由17%升至53%。编制完成全区医康养规划,建成投用11处城乡幸福食堂。河乐馨居、河康欣居回迁安置居民1496户。化解6个住宅小区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惠及群众1069户。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民生热线、网格、“3651890”便民咨询热线联动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两员”融合,全年办理群众诉求2.4万余件。

【乡村振兴】 2023年,河口区加快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大育养一体化项目全域布局,孤岛智慧渔业产业园完成一期建设,新户海泽农现代渔业产业园开工。富友联合高端乳品、农发菌业工厂化鹿茸菇等重点项目投产,耐盐碱百合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4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获评全省奶业振兴优秀市县。完成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03户、“电代煤”清洁取暖改造800户,实施“四好农村路”19.4千米,治理38个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黑臭水体29处。省级和美乡村、市级美丽乡村分别为13个、31个。新户镇“绿野·海韵”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纳入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推进孤岛振兴,实施总投资33.3亿元的34个重点项目,提升镇区面貌和居民满意度。实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新增耕地120公顷。3730公顷高标准农田通过市级验收,粮食收获面积2.47万公顷。探索盐碱地林豆复合种植新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和支持。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629万元,惠及农民7344户。

2023年8月4日,河口区冬瑞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果

(河口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供图)

2023年5月,河口区客运公交枢纽项目竣工验收,6月投入运营

(河口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供图)

【城乡公交一体化】 2023年,河口区委、区政府实施区内公交免费项目、开通孤岛(马场)至东营公交项目、实施河口至东营公交降价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通实施。免费公交的范围包括城区和城乡所有公交线路,实现河口全域公交免费乘坐。增设的孤岛(马场)至东营公交线路共2条,票价5元/人,实施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免费乘车惠民政策。河口至东营东西城公交票价下调至5元/人。

(河口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卢梦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