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赏析 | 洞箫十大名曲之一《关山月》,从汉代乐府琴歌到唐代诗篇

 老友mk09qda3vs 2025-05-25

图片

   作  品  欣  赏  


《关山月

关山月》赏析

基本信息与历史背景

《关山月》 是一首历史悠久的汉代乐府琴歌,属于“鼓乐横吹曲”之一。当时戍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唱奏此曲,以抒发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无奈。现行歌词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填写,揭示了古代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并借以抒发作者对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感慨。


曲谱的历史演变

  1. 《魏氏乐谱》:最早的《关山月》曲谱刊载于《魏氏乐谱》,该版本带有歌词,内容深刻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现实。

  2. 《梅庵琴谱》(1931年):1931年刊行的《梅庵琴谱》中也收录了一首名为《关山月》的曲子,但这一版本没有歌词,且旋律与《魏氏乐谱》中的版本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两个版本在调式和气韵上仍然保持了相近的特点。

  3. 现代版《关山月》: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家夏一峰、杨荫浏等人将李白的歌词重新填入《梅庵琴谱》中的《关山月》旋律中,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版本,并得以广泛流传。


歌词与情感表达

《关山月》的歌词由唐代诗人李白填写,内容深刻而感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歌词揭示了古代战争给士兵们带来的巨大痛苦,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无休止战争的不满情绪。通过这些文字,李白不仅描绘了戍边战士的生活状态,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唐代统治者频繁发动战争的批判和反思。


音乐特点

《关山月》的旋律纯朴自然,曲调舒展宽广,既有琴歌的特色,又能贴切地表达征人对远戍边疆的不满情绪。其音乐风格既符合古琴音乐的庄重典雅,又不失民间歌曲的质朴真挚。

  • 调式与气韵:尽管《魏氏乐谱》和《梅庵琴谱》中的《关山月》旋律不同,但两者在调式和气韵上有着相似之处,都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

  • 旋律特点:现代版《关山月》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适合表现李白诗歌中的深远意境。演奏时,可以通过细腻的指法和丰富的音色变化,进一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