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无痰半年不止,晁老 10 剂中药“止痒止咳”!42 岁的陈女士,被顽固性干咳折磨了 6 个月,白天稍受风寒或闻到油烟味就剧烈咳嗽,夜间咳醒更是家常便饭,严重时甚至出现胸闷气短。曾做胸部 CT、肺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 “感染后咳嗽”,服用抗生素、孟鲁司特钠等药物效果不佳,还因长期咳嗽导致声音嘶哑、精神焦虑。后求诊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晁老以 “疏风解痉、宣肺止咳” 为法,仅用 10 剂中药,让折磨半年的咳嗽彻底 “熄火”! 症状表现: 中医诊断: 咳嗽(风邪伏肺证,现代中医称为 “风咳”)。晁恩祥大师指出:患者咳嗽起病急、病程长、遇刺激诱发,符合 “风邪善行数变” 的特点,属 “风邪伏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 所致。此证与现代医学 “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 高度吻合,治疗需打破 “见咳止咳” 的常规思维,以 “疏风解痉” 为核心。 治疗方案(源自晁恩祥经验方 “疏风解痉方”): 以自拟疏风解痉汤化裁,创 “宣肺散邪、解痉止咳、调和肝脾” 之法 炙麻黄 :宣肺平喘,为治肺系疾病 “开门驱邪” 之要药。现代研究显示,麻黄碱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杏仁 :降气止咳,与麻黄配伍(麻黄汤意),一宣一降,恢复肺之宣肃功能。 蝉蜕:疏风解痉,针对风邪伏肺之咽痒、挛急咳嗽,《本草纲目》称其 “主皮肤疮疡,风热惊痫”。 僵蚕 :祛风化痰,与蝉蜕(升降散意)配伍,增强解痉止咳之力,适用于顽固性咳嗽。 苏子:降气化痰,缓解胸闷气逆。 紫菀 、款冬花 :润肺止咳,针对久咳伤肺。 柴胡:疏肝理气,因 “肝木反侮肺金”,情绪紧张易致咳嗽加重,故佐以疏肝之品。 白芍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四逆散意)配伍,调和肝脾,减少咳嗽诱因。 甘草 :调和诸药,清热解毒,缓解咽喉干痛。
外治法: 疗效反馈:10 剂见证 “风去咳止” 奇迹一诊(5 剂后):咳嗽频率减少 50%,夜间可安睡 4-5 小时,咽痒、胸闷减轻,遇冷空气刺激时仅轻微咳嗽。晁老调整药方:去苏子,加南沙参润肺生津,缓解咽干。 二诊(再 5 剂后):咳嗽基本消失,仅晨起刷牙时偶有 1-2 声轻咳,咽干、鼻塞症状消失,睡眠恢复正常。续以玉屏风散加减调理 5 剂,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随访:患者未再出现顽固性咳嗽,遇感冒后仅轻微咳嗽,自行服用桑菊饮即可缓解。
深度解析:晁恩祥 “风咳” 理论的创新突破核心病机:风邪伏肺,气道挛急晁老突破传统 “咳嗽分寒热” 的辨证框架,提出 “风咳” 独立证型,指出其病机为 “风邪侵袭,伏于肺络,气道挛急”,治疗需 “疏风、宣肺、解痉” 三法并用。此理论被纳入《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成为现代中医治疗顽固性咳嗽的重要依据。 方剂配伍玄机虫类药应用:蝉蜕、僵蚕均为虫类药,善搜风通络、解痉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可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肝肺同治:柴胡、白芍调和肝脾,因情绪因素(如焦虑)可通过 “肝肺络属” 加重咳嗽,体现 “治肺先治肝” 的整体思维。 外治增效原理肺俞穴为肺之背俞穴,贴敷白芥子等辛温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所,疏通肺络;耳穴压豆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尤其适合夜间咳嗽患者。
日常调理:1.饮食黄金法则(源自《晁恩祥呼吸病临证经验》)2.穴位养生法3.生活调护要点❓ 互动时刻:你的咳嗽是 “风咳” 吗?⚠️ 专家提醒:这 3 种咳嗽必须尽早就医!① 咳嗽伴发热、咳黄脓痰、胸痛(警惕肺炎、肺脓肿); ② 痰中带血、体重骤降(需排查肺癌、肺结核); ③ 夜间平卧时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可能是心源性咳嗽)。 结语晁恩祥大师此案以 “风咳” 理论为指导,突破传统辨证局限,精准识别 “风邪伏肺” 病机,通过疏风解痉、肝肺同治,让困扰患者半年的顽固性咳嗽得以根治。正如晁老在《临证心得》中所言:“治咳勿拘于寒热,当辨明邪正虚实,尤需关注'风’'痰’'瘀’之伏匿。” 关注气道健康,从识别 “风咳” 开始,或许能为久治不愈的咳嗽找到新的突破口! 注意事项:文中麻黄需严格控制用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蝉蜕、僵蚕,若出现皮疹需立即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