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白银是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贵金属货币。如今,白银的消耗已偏向工业生产领域。说到全球白银储量最多的国家,不是疆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也不是过去出产鹰洋的墨西哥,而是南美国家秘鲁。 ![]() 秘鲁银矿资源之丰饶,塑造了古印加帝国的辉煌。可以说,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第一次全球化与秘鲁出产的白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促成了第一次全球化的到来 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以后,西班牙与葡萄牙很快将南美变为其殖民地。西班牙主要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为了掠夺财富,他们摧毁了阿兹特克文明。1545年,西班牙在今天的秘鲁勘探出世界上最大的银矿,这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走向。 ![]() 秘鲁出产的白银不仅数量大,质地也非常好。凭借从秘鲁源源不断开采的白银,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国家。数据显示,从1540—1650年的百年时间里,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大约1.6万吨白银,占当时全球贵金属开采量的80%以上。 一船一船地白银被运往西班牙,再通过贸易关系转运,用美洲白银从中国购买丝绸、瓷器、茶叶,经菲律宾马尼拉转运。据估计,约近三成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白银货币化。 ![]() 这一时期,西班牙从外贸顺差国变为贸易逆差国,依靠出口白银为国际贸易提供购买力。在西班牙银元的催化下,人类迎来第一波全球化。庞大的订单使英国、尼德兰的手工业迅猛发展,成为欧洲制造业中心。坐拥银矿的西班牙则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组建了庞大的舰队以维护海洋贸易,并在全球进行宗教推广。 丰富的白银储量 秘鲁的国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西藏略大。已探明的白银储量约12万吨,矿床集中分布在纵贯南北的安第斯成矿带,这条起自智利北部的巨型矿脉在秘鲁境内展现出最富集的银矿化特征。中部高原的塞罗德帕斯科矿区自公元600年瓦里文明时期便开启采银历史,其矿脉延绵40公里,银品位高达300克/吨,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年产量可达300吨,占当时全球白银流通量的60%。 ![]() 勘查数据显示,安第斯成矿带区域银矿常与铅、锌、铜多金属共生,如安塔米纳铜矿虽以铜为主,却贡献了秘鲁31%的白银产量,年产出超过400吨。 南部阿雷基帕省的夸霍内斑岩型铜矿和胡斯塔铜矿,以铜银共生矿床闻名,银储量合计超过2.8万吨。这些矿床形成于中新世火山弧环境,热液系统将贵金属元素富集在断裂带和角砾岩筒中,造就了平均银品位11-56克/吨的矿体。北部卡哈马卡省的金银矿带则呈现高硫化浅成热液型特征,银常与金伴生,如亚纳科查金矿年产白银可达150吨,其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安第斯造山运动密切相关。 ![]() 秘鲁白银开采业呈现外资的格局,全国前十大银矿中,有7座由必和必拓、嘉能可、纽蒙特等跨国矿业集团运营,这些企业通过合资模式控制着75%的银矿产能。安塔米纳矿作为典型代表,集合四国资本形成年产45万吨铜、457吨白银的超级矿山,其运营模式折射出秘鲁矿业的高度国际化。这种开发模式虽带来技术升级,却也导致利润外流。矿业外资占全国吸纳外资总额的50%,但税收贡献仅占财政收入的15%。 数据显示,这几年秘鲁的白银年均产量在3000吨左右,位居世界第三。按照其白银储量计算,足够开采40年之久。由于拥有全球最大的白银储量,开采潜力巨大,其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 自2020年以来,黄金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国际银价水涨船高,一盎司白银的价格已经突破34美元。秘鲁12万吨的白银储量,以当下的价格折算,总价值超1430亿美元。历史上,白银的最高价格是1980年1月创下的每盎司/50.35美元,如果白银价格能打破这一历史记录,秘鲁地下储藏的白银总价值将能突破2100亿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