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我们阅读《说文解字》时常常会看到“重文”这样的字眼,那这“重文”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这个词语。 本期要借助一篇写于2012年6月的硕士论文《〈说文解字〉重文研究》,它的作者是滕金丽。滕金丽女士在这份论文中的“引言”部分界定了许慎笔下“重文”的定义。 在定义“重文”意思之前,滕金丽女士先简要陈述了历来学者对“重文”的研究意见,如下所示: 1.“重文”就是异体字。这种观点代表学者有蒋善国、余国庆两位先生。蒋善国在其《说文解字讲稿》(1988)中指出:“《说文》里面的'重文’就是异体字。这种'重文’字形虽异,可是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余国庆在《说文解字讲稿》(1988)中指出:“《说文》里面的'重文’就是异体字。这种'重文’字形虽异,可是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 2.《说文》中的重文不仅仅是指异体字。这类观点的代表学者有沈兼士、张晓明、李薇三位。沈兼士在《汉字义读法之一例——〈说文〉重文之新定义》(1941)中指出:“许书重文包括形体变异、同音通借、义通换用三种,非仅如往者所谓音义悉同形体变异是为重文。”张晓明、李薇在他们的《从<说文>重文看汉字字际关系的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7)一文中,从字际关系把《说文》重文分为异体字、同源字、同义字、同音字、分化字、同形字。 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滕金丽女士综合各种资料认为,《说文》重文不仅仅是异体字,还有变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甚至还有一些重文是错误的,即讹误字。 到这,你也许会发现,对于以上这三类意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重文”和“异体字”确实有关系,只是他们看法的不同在于,“重文”和“异体字”谁的涵义外延大还是一样大。换句话说,蒋善国、余国庆倾向于认为“重文”的涵义外延等同于“异体字”的,而沈兼士与张晓明、李薇则认为“重文”包含“异体字”。 于是,接下来对“重文”的分类便成为了该滕金丽这篇硕士论文第一部分的主干内容。明天我们将详细借助该论文细说一下《说文》一书中的“重文”分类。明天见~ 参考书籍: 滕金丽硕士论文《〈说文解字〉重文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