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军出生于1919年,江苏省睢宁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35年,16岁的李光军进入睢宁职业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他接受进步思想,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逐渐成长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 ![]() 1937年,李光军投身革命,参加了徐州第五战区抗敌青年训练班,在训练班学习期间,他于1937年11月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入党之后,李光军继续充实自己的革命理论与军事理论,为以后走上重要岗位奠定了基础。 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犯邳睢地区,在这种背景下,李光军开始在家乡组织抗日救亡力量,并以游击战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八路军南下抗日之后,李光军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被编入了八路军,他本人则担任了陇海南进支队一队二营五连连长、陇海支队八团一营、八路军五纵三支队八团一营教导员等职务,参加了开辟苏北、恢复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皖南事变后,在我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军部很快就完成了重建,李光军进入第四师,担任了第四师9旅26团的副营长,率部参加了山子头战役、西进战役,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李光军担任了二十一军六十三师师长,抗美援朝爆发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抗美援朝,继续为保家卫国而战斗。在朝鲜战场期间,李光军升任54军副军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成为开国大校。
1964年,李光军晋升为少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军衔都是“55式军衔”,因此,李光军虽然是1964年授少将,但依然是开国少将。也是晋升少将的这一年,李光军担任了38军军长,同时,他也是继李天佑、梁兴初、江拥辉、刘贤权以及邓岳之后38军的第六任军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