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数学成绩发愁。有的孩子每天题也刷了不少,可一到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如意。更让人困惑的是,有些家长觉得:“是不是孩子天生就不适合学数学?” 其实,这样的焦虑完全没必要。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数学天赋并不是固定的,智商可以通过锻炼提升,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换句话说,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数学成绩是可以逆袭的。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如何通过三点策略实现成绩提升。 01 培养专注力数学学习最怕的就是注意力分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儿摸摸铅笔,一会儿看看窗外,边写边玩的习惯很常见。这种情况下,持续思考能力就会变得非常薄弱,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思维很容易中断。 我认为定时专注训练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每天给孩子设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这里我推荐用番茄钟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 关键是,这25分钟内绝对不能分心,不要一会儿摸着一会摸那,就算遇到难题也要先思考,还是不行可以先放在计时结束后再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和思维的持续性。 任务分解也是提升专注力的好办法。把数学任务分解成小块,比如“今天做5道计算题,3道应用题”。这样任务明确,孩子更容易专注。完成一个小任务后,可以适当奖励,形成正向反馈。 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舒尔特方格训练,这是一种经典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把1到25的数字随机排列在一个方格里,然后让孩子以最快速度依次指出所有数字。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提高专注力何反应力,还能锻炼快速锁定的能力,这对数学学习非常有帮助。 02 改变孩子的数学认知有些孩子天生对数学有畏难心里,特别是遇到不会做的题时。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催促何着急,如果家长一着急,孩子反而更容易紧张,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其实情绪也可以影响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处于恐惧或焦虑状态时,大脑会进入防御模式,导致无法正常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提升数学情绪感受的三步法: ① 正面引导:当孩子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不要直接批评,而是引导孩子分析原因。 ② 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在电视和手机声音的环境中做题。 ③ 及时表扬:哪怕只是掌握了一道题型,都要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03 锻炼思维方式有些孩子题刷了不少,可考试还是不理想,原因基本都是思维路径不清晰。最主要的是没有形成解题的逻辑链条,遇到题目时常常找不到突破点,一时想不出该怎么做。 数学成绩提高的核心在于数学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思维培养就三点:预习、反思和巩固。 预习能力尤为重要。很多孩子上数学课时,总觉得听不懂,根本原因是没有预习。如果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理解起来会轻松许多。 孩子做完题后,要养成总结错误的习惯,整理错题本。每次练习后或考试前,回顾一下错题,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然后总结出类似题型的解法。 对于比较难的题目,不要满足于只做对一次,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变式训练,逐渐掌握多种解法。特别是应用题和几何题,可以通过不同的解法来加深理解。 PS 天赋不是决定数学成绩的唯一因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才是关键。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是催促和打骂,而是创造一个轻松、自信的学习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