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开孙药师:国家保密配方中成药

 孙克敏zi6yyo0p 2025-05-25
国家保密配方中成药---六神丸,治疗3种恶性肿瘤,一文总结:

1、喉癌:

喉癌是主要发生于喉部的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喉癌),少数亦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喉部( 继发性喉癌),是头颈部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而产生喉部异物感、呼吸困难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喉癌的治疗手段较多,目前手术治疗仍为III期/IV期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喉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感染和吸入性肺炎最为常见,常规治疗不能有效防治。中药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防治具有一定优势,副作用相对较小。

六神丸是由冰片、麝香、牛黄、珍珠、蟾酥、明雄黄等中药配伍而成的中成药。其中牛黄、麝香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雄黄、冰片为臣药,能够镇痉止痛、退火散结; 辅以蟾酥,消炎抑痉,佐以珍珠,消毒生肌。在中医学理论中,喉癌源自于喉内热毒炽盛、气结血瘀,应用六神丸可以发挥解热散毒、消肿散结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牛黄、雄黄、珍珠等均具有抗肿瘤作用,蟾酥能够增强机体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转移,麝香能够抗菌消炎,因此六神丸可以有效用于喉癌术后患者。有临床研究发现,六神丸联合气管食管发音法治疗喉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发音及吞咽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2、食管癌:

放疗是食管癌根治性的治疗方式,通过放疗可以对局部病灶起到抑制作用,但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也较明显。有研究发现中成药配合放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手术难度大或者存在手术禁忌者。

六神丸作为一种中成药,内含麝香、雄黄、蟾酥、珍珠、冰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也表明该药物具有很好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肿瘤、增强免疫等作用,尤其是麝香、雄黄、蟾酥等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能够间接影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中医学上,食管癌属于“噎膈、反胃”等范畴,其发病与情志失调、气机运行不畅相关,气滞血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停滞于食道,分为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等证型,认为要从清热散结、润燥降气等方面进行治疗。有研究发现,六神丸可下调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炎性反应因子,从而减轻放射性炎性反应损伤。

现代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为其提供营养。临床上,通过抗VEGF生成的治疗如单克隆抗体或者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提示,六神丸可抑制VEGF生成,降低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 CD34 表达,抑制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发生及原发肿瘤、肺转移瘤的生长,提示六神丸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转移的作用。综上,六神丸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对于食管癌炎性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改善作用机制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限。

3、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它功能强大且能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属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超家族,现已发现的VEGF相关基因家族包括6个分泌型的糖蛋白,分别为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 (PDGF) -land-2。研究表明,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渗透、激活、存活、增殖、浸润和迁移, 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的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抑制VEGF途径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抗癌模式。

基础研究发现,六神丸能一定程度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生长,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且与顺铂有协同作用。有学者通过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六神丸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对VEFG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六神丸可显著下调人肺癌A549细胞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六神丸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主要机制之一。

中医学认为,六淫外侵、饮食不节、五志过极等皆可于体内形成热毒,热毒灼伤阴津,炼液为痰,久而成瘀,阻滞于肺而发为肺癌。可见肺癌形成的重要病机之一即是“毒聚”。所以采用以毒攻毒治法,借助有毒之品的峻猛之力攻邪以消除毒聚。六神丸的组成包括麝香、牛黄、冰片、珍珠、制蟾酥、明雄黄,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作为攻毒法代表方药,六神丸能明显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瘤灶,控制转移,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