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图典:中医四诊之望五官(74)

 摩羯天尘 2025-05-25
周春才 彩云讲穴位
 2025年05月03日 10:48 

中医养生图典 

图片
四诊
图片
   四诊即望、闻、问、切。中医籍此对病人进行系统地诊察, 结合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相关理论, 将其所得综合分析,从而找出病因, 施以医治。
图片
望诊
图片
望五官:
  望眼: 肝开窍于目,且五脏的精华皆上注于目,故目的望诊很重要。一般说来,久病、重病而眼神正常的,病多可治;
    目无光彩、闭目不欲视或眼神异常的,病较难治;
    双眼窜视(上翻)、直视、斜视,  多为肝风内动;
      瞳孔散大,是病危的征象;
  眼红肿痛的为风热;
       巩膜色黄、肤黄、尿黄的,为黄疸;
  眼平涩,多为肝血虚;
    眼浮肿为水肿(肾炎、肾盂肾炎等);
   球结膜充血,则多属肺火或心火。
  望鼻: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观察呼吸和鼻分泌物,可帮助了解肺的功能或相关病证。
  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
  鼻寒、鼻涕黄稠为风热;
    涕黄浊﹑稠、腥臭为鼻渊(可见于化脓性鼻炎,或鼻炎);
  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多为风热闭肺(如患支气管炎时)。
    鼻孔干燥、黑如烟熏,为肺胃热极伤津;
     鼻头常红赤,则为酒渣鼻,为肺胃热郁血瘀。
  望耳: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绕耳际入耳中,为宗脉会聚之处,故当脏腑或局部受到某种病因影响而致阴阳不调时,就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
    正常人的耳廓,特别是耳轮,常肉厚而润泽,这表明肾精充足;
    如肉薄而干枯,则为肾阴虚损; 錅黑萎缩则为肾败。
    小儿麻疹将现时,多先见耳轮冷及耳背显红脉;
  久病血瘀,可见于耳轮皮肤糙皱或耳垂萎缩;耳内流脓,为肝胆湿热(中耳炎),久之可致耳聋。
  望唇: 中医认为,唇口为脾之窍。观察唇的情况可帮助了解病证的寒热虚实
    唇色淡白,多为血虚。
    唇色青紫,为瘀血凝滞;
      唇色暗红,为寒证,多见于心肺功能不全或缺氧时;
  唇色深红而干,多属热证、实证。
    口唇糜烂是脾胃有热;
   口唇燥裂多为津液不足;
      口开不闭,多是虚证;
   牙关紧闭,多为实证。
  望皮肤: 正常人的皮肤是润滑荣泽,此为津液﹑精气充沛之征。若皮肤肿胀,则为水湿泛滥;
   皮肤枯燥,多为津气不足或精血内耗;
  皮肤粗糙刺手,多是肺萎(因肺主皮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