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课铃刚响,城东小学四(2)班的角落就炸开了雀跃的小浪花。小雯的课桌被围成半圆,《爱的教育》的书页在六双小手间轻轻翻动,阳光斜斜切过窗台,把“安利柯”三个字镀上金边。不知谁的铅笔盒滑落在地,惊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却没一个孩子舍得挪开目光。 我站在教室后门,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清晨拆包裹时的触感。八本崭新的《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曾整整齐齐躺在办公桌上,书脊上的塑封膜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课间时,我故意把《夏洛的网》摊开在讲台上,让威尔伯的故事漫过批改作业的红钢笔。当第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凑过来时,我正对着“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这句话轻轻叹气。 “老师,夏洛为什么要织网呀?”她的马尾扫过我的书。我合上书,让封面那只蜘蛛正对着她发亮的眼睛:“因为好朋友需要它呀。就像如果老师有好多好书,却只自己看,多孤单呀。”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转身跑回座位,再回来时怀里抱着皱巴巴的《安徒生童话》:“那这个能给大家看吗?” 此刻,讲台上的“漂流书”已经堆成小山。穿蓝白条纹衫的男孩踮脚放上《舒克贝塔》,书脊上还贴着他自制的漂流卡;总爱咬指甲的小雨贡献了带书皮的《秘密花园》,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请爱护我的朋友”。阳光爬上书架,把“图书管理员”小哲胸前的工作牌照得透亮,他正用彩笔在漂流书上画笑脸贴纸——第一页已经写满了“想看《爱的教育》的举手”。 ![]() 走廊传来隔壁班的喧闹,我却听见2008年立春前那个午后的回音。当我抱着自费买的八本书走进教室时,后排总睡觉的小胖正把课本竖成屏风。我故意把书堆在他桌上,他惊惶抬头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正咧着嘴对他笑。如今小胖该走上工作岗位了吧?但此刻我眼前晃动的,是四十多张仰起来的小脸,像春天刚破土的豆苗,正等着接住第一滴露珠般的故事。 十七载岁月流转,当初那八本自费书早已化作引航的灯塔。馥郁书香自班级漫溢而出,悄然浸润整个校园,又自城东小学绵延伸展,浸透海陵城的每道砖缝。2011年3月,这缕墨香翩然跃入中央电视台的荧屏。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场静默的书香革命竟奔涌9000里,最终在新疆昭苏的沃土上落地生根——就像胡杨种子穿越风沙,终在边陲抽出新绿。 昭苏的风裹着雪粒扑打窗户,我站在昭苏县第四中学六(5)班斑驳的课桌旁。艾孜孜的钢笔在练习本上戳出小窟窿,听见我问“怎么没带《鲁滨逊漂流记》”,他突然把脸埋进臂弯,毛衣领子里漏出闷闷的声音:“爸爸赶马摔断了腿,羊还没剪毛呢。”后排的阿布杜拉正用橡皮头狠命蹭错题,抬头时睫毛沾着蓝墨水:“我妈说读这些不如多背两首古诗。”此起彼伏的稚嫩声音中,三十余个孩子怯生生举起小手,像初春怯生生的嫩芽,诉说着家中未曾购置过一本课外读物。拉琴同学晶莹的泪珠在眼眶打转,那泛红的眼角跃动的,分明是比天山春草更蓬勃、比篝火星火更炽烈的读书渴望。 孩子们没有书读怎么办?那夜我在昭苏宿舍里翻看着京东页面,屏幕光映得窗帘上的冰花忽明忽暗。《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48本书加入购物车时,我会心一笑,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周后我抱着纸箱走进教室,阿布杜拉的鼻尖先凑过来,盯着“南方出版社”几个字发呆。当我把书分发到每个课桌,艾孜买提突然举手:“老师,这书能借我周末看吗?我家毡房里油灯可亮了。”我看见他袖口磨破的地方,露出一截细瘦的手腕,正小心翼翼地摩挲着书脊。 可48本书怎么够呢?我给泰州城东小学郑晓彤校长打电话时,雪正落在援疆宿舍楼的屋顶上,沙沙响得像翻动书页。“发起一次图书漂流吧。”话音刚落,眼前浮现出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我的妈妈是精灵》,封面被阳光照得透亮。 半个月后,昭苏四中体育馆的玻璃门被推开时,冷风卷着七八个孩子的惊呼。尼恩布的棉鞋在瓷砖上滑出半米远,他瞪大眼睛盯着堆成小山的7300多本图书,睫毛上的雪花似乎都忘了化:“老师你看!《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西游记》!”扎着红头绳的古丽扎尔突然蹲下来,指尖抚过一本包着卡通书皮的《伊索寓言》,扉页上贴着张便利贴:“这是我最爱的书,希望你也喜欢——江苏的城城”。艾孜孜跪在地上,把《战马》《铁道游击队》往怀里搂,羽绒服拉链刮到书角,他慌忙用袖口去擦,像在擦什么珍贵的东西。 当第8606本漂流书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叩响昭苏四中大门时,顶冰花正恣意漫过苍翠的草坡。我仿佛看见艾赛木怀里的《乌丢丢的奇遇》在她旋转时泛起珍珠般的微光,扉页上工整的蓝黑色字迹仍在跳跃:“这个缀满月光与泪痕的故事里,藏着让生命发光的魔法——像雪水滋养顶冰花那样,唯有爱能让灵魂真正苏醒。”残雪在窗棂蜷成毛茸茸的云朵,而每个班级图书角都漾着江南杏花雨般的暖意。哈萨克少年的冬不拉琴弦上,正编织着草房子的金黄与油麻地的麦香,那些被故事焐热的音符,轻轻融化了最后一片积雪。 图书漂流,是跨越山海的墨香约定。那些从城东校园青松下漂来的故事,在伊犁昭苏的雪原上生根发芽,让毡房里的油灯与城市的台灯共读同一页月光。当艾孜买提们用冬不拉弹响书中的勇气,当桑吉德玛在信里写下“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执笔写这封感谢信,你们的善举向我们传递了关怀和温暖。”这场始于一本《爱的教育》的漂流,早已成为岁月长河里,最温柔的双向奔赴——你赠我半卷书香,我还你满眸星光,润己泽人的,从来不只是文字,更是千万颗爱心打开时,迸发出的光。 ![]() ![]() 陈启琴 泰州市城东小学资深教师(从教31年)。2023年2月赴新疆昭苏开展一年半援疆支教,期间首创“图书漂流”文化润疆项目,以书香架起苏疆教育桥梁,推动跨地域阅读资源共享。 |
|
来自: 新用户0036Q9Xq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