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好,十分影响心情,吃点硬东西,这牙就不行了,还老是觉得松松垮垮的,咋回事儿啊? 这事儿啊,老祖宗早就研究明白了。《黄帝内经》里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这牙齿啊,就跟骨骼是一家子,它的营养全靠肾里的精气给供着。 要是人肾里的精气足,那骨头就硬邦邦的,牙齿也结实。可要是肾精不够了,那就麻烦了,骨头酥了,牙齿也跟着松动。 像现在好多人牙齿酸软、嚼东西没劲儿,甚至牙齿还移位、脱落,这多半就是肾水不够,虚火往上跑的表现。这虚火啊,跟实火不一样,实火疼起来那是要命,这虚火呢,严重点还会让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晚上睡觉还爱出汗。 有这么一种药,叫补肾固齿丸,能治这牙松动的毛病,据说它是惟一一个载入《中国药典》治牙周病的中成药。用于临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全方啊,是由18味中药配成的。 熟地黄、地黄、鸡血藤、紫河车、盐骨碎补、漏芦、酒丹参、酒五味子、山药、醋郁金、炙黄芪、牛膝、野菊花、茯苓、枸杞子、牡丹皮、盐泽泻、肉桂 大家看这个方在有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还有补肾的药,像紫河车、盐骨碎补、枸杞子、酒五味子。活血的有鸡血藤、酒丹参、醋郁金、牛膝。清热的有野菊花、漏芦。另外还有补气固表的炙黄芪、肉桂。 补肾固齿丸可用于慢性牙周炎,有肾虚火旺所致的以下症状就是它所治:牙齿酸软、咀嚼无力、松动移位、龈肿齿衄 我给大家梳理一下这药的组方,本方用了“四维立体”思维: 首先呢,补肾填精是核心。 熟地黄是君药,再配上紫河车这种大补的东西,能直接把肾精补上。盐制骨碎补能把药引到肾里去,枸杞子能滋肝肾的阴,五味子能把精气给收住,就形成了一个“补中有收”的系统,既补充了肾精,又把精气给封得死死的。 活血通络是桥梁。 鸡血藤和丹参就像两个活血的猛将,再加上郁金行气解郁,牛膝可破血行瘀,还可把火气引下来,就搭起了一个“气血双调”的网络,补血不滞,气血双运 清热泻火是保障。 野菊花能清上焦的虚火,漏芦能解毒散结,消痈排脓,牡丹皮能清血里的热,就像三道防火墙。不过这清热可不是简单地灭火,主要是通过滋阴来降火,不会让苦寒的药伤了正气。 固表健脾是基础。 炙黄芪能大补脾肺之气,再配上山药、茯苓健脾胃,少量的肉桂能把上面的火引到该去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补肾药被好好吸收,又能让牙龈更结实。 什么情况适合补肾固齿丸呢? 用药就得对症。像牙齿酸软、嚼东西没劲,出血渗出早上刷牙的时候特明显,牙齿松动移位,牙龈红肿但不是很严重,也没有明显疼痛,或还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盗汗等,舌头偏红的没多少舌苔或少少的薄黄苔,脉搏跳得又细又快,这种情况吃这药就挺合适。 所以说,对于一般的牙病问题,尤其是那些与肾虚、阴虚火旺相关的症状,补肾固齿丸会是一个不错的调理选择。 但是孕妇可不能吃,急性牙周脓肿、龋齿疼得厉害的实热证也不行,实火是禁忌哈。实火引起的牙痛,实火的热象比较明显,痛感比较强烈。 而虚火主要是肾水不足引起的。 吃药的时候不能吃辣的、油腻的东西。服这药得1到3月吧,因人而异,因为肾精恢复过来得花时间。 为了让效.果更好,还可以配合叩齿法,每天早上起来叩齿100下,再用淡盐水漱口后用手指按摩牙龈。饮食上可以多吃点黑豆核桃粥等,千万别熬夜,熬夜最伤精了,还有深夜不节制的爱爱。 此外,有些朋友内服补益药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建功或者效果不理想,也跟个体差异有关,那么配合中药外用就比较迅捷了,怎么外用?那就是古人的智慧,用中药牙粉漱口,从而确保没有牙患,即使肾虚也不容易祸害到牙齿 有关中药牙粉请点击参考下方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