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人书俱老”是对的,看看这5大顶级神帖,1000多年无人超越!

 墨品书法网 2025-05-25 发布于北京

孙过庭《书谱》曾写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句话简单翻译,主要是说,人越老,书法越高超,很多喷子不赞成,毕竟书法界的个别天才,少时就名列前茅,比如米芾38岁,写出“天下第一美帖”《蜀素贴》。

王宠18岁比肩文征明,包括李东阳、姜力纲,不到10岁名满天下,可是这些天才,仅代表个例,大部分的名帖,乃是书家晚年所写,今天我们就看看,书法界的5大顶级神帖,1000多年无人超越,充分证明“人书俱老”是对的。

第一位:怀素《自叙帖》。42岁撰写,怀素号称“草圣”,此帖乃是“天下第一草书”,自述生平大略,彼时他早已下山,拜师学习,掌握古人笔法,取态世间万物,尽得自然之美,通篇采用狂草,运笔迅疾,气势磅礴,多用中锋,时而苍劲、枯涩,带有“锥画沙”、“折钗骨”的高级质感。

第二位:苏轼《黄州寒食帖》。45岁创作。苏轼乃是“宋四家”之首,此帖号称“天下第三大行书”,亦是“尚意”之风的经典代表,被贬黄州的第3年书写,把心中的凄苦、郁愤,凝聚笔尖,前半部分,结体和笔势,偏为规整平和,后半段欹侧动荡,极具动感和生动性。

第三件:颜真卿《祭侄文稿》。写于50岁,颜真卿乃是“亚圣”,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二大行书”,出借日本展出时,一度被评“超越王羲之”,找到亲人骸骨后,借由悲愤、痛苦之情而写,多有涂抹修改,使用篆籀笔法,极具苍茫、拙质的古朴气息,可谓是见者落泪。

第四件:王羲之《兰亭序》。50岁编写,王羲之是“书圣”,此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彼时跟好友,相聚会稽山阴的兰亭,醉酒之后,书写众人所作的诗歌,行笔不计工拙,凭着高超的基本功,保障气力扎实,筋骨洞达,血肉则飘逸俊美,浑然天成,王羲之酒醒之后,自己也无法复原。

第五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75岁书写,欧阳询首推“尚法”理念,冠有“楷圣”称号,这幅《九成宫》自然是“天下第一楷书”,把楷书的端庄之美,写到登峰造极的境界,笔笔匀和平整,恪守“楷法”,虽然势态精严,但不显死板,以细微的险绝感,展现艺术妙趣,极具“险中求稳”的独特个性。

通过现实依据,可以得知“年龄越大,书法越精妙”的说法,确有一定的道理,人在晚年时期,不会过于崇尚浮华,沉淀心气,把早年的炫技,放在艺术境界上面,使其内在深厚,更经得住品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