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叠载万象,鸿蒙定乾坤!华为定义“未来电脑形态”

 壹观察 2025-05-25 发布于北京

鸿蒙电脑率先回应了AI与万物智联时代用户需求变迁的底层命题,为全球电脑产业注入了新变量,给世界多一个新选择。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我们终于拥有了从系统内核到应用生态,全链路自主可控的电脑操作系统!”余承东这句话如同旌旗初展,正式宣告鸿蒙电脑的到来。

作为鸿蒙电脑的开山之作,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在发布会上惊艳亮相。这是首款鸿蒙折叠电脑,也是在轻薄与大屏之间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全球最轻薄折叠电脑,以1.16kg的重量、展开18英寸巨幕屏,重构整个PC行业对“便携”与“沉浸”的想象新边界。

在其背后,是凝众志与越重山,是五年攻坚与背水一战,是上万工程师的热血前行与星夜赶路。

鸿蒙折叠电脑以“新系统+新形态”的组合拳,打开了人们对于“未来电脑形态”的想象,而破局起势的鸿蒙电脑,更在悄然改写中国乃至世界电脑产业的新未来。

新形态:生产力与便携性的融合再造

过去,笔记本行业对生产力的理解一直局限在性能层面。但在传统设计方案下,性能与便携只能成为相互掣肘的两极,笔记本也由此分化出两条不同侧重的演进路径。

一是专注追求高性能,比如游戏本、移动工作站、创意设计PC等,在性能释放和图形处理能力等方面走向极致专精。二是主打轻薄便携,从UMPC(超移动个人计算机)、MID(移动互联网设备)、NetBook(上网本)到CULV(超轻薄笔记本),再发展到被认为是轻薄化设计“准极限状态”的UltraBook(超极本),在保持极致轻薄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性能。

如今,随着AI与多终端协同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的进阶从单纯依赖硬件算力,逐渐扩展至人机交互、跨设备协作效率的提升。这时,生产力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终于产生空隙,笔记本的发展就来到一个全新的路口。

在这个新路口中,华为将折叠电脑视为一个重要方向,并凭借自身在轻薄、全面屏、折叠屏终端研发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与材料工艺积淀,以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的落地为旗,破界行进。

硬件层面,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搭载全球最大的18英寸折叠显示屏,并在转轴、屏幕、散热、续航等相互制衡的要素间展开了系统级重构。例如,为实现轻薄与坚固的兼顾,采用工艺复杂度更高、难度更大的水滴型转轴技术路径,通过一根主轴和三段式转轴的设计,打造出目前业内最大尺寸、最薄且技术复杂的折叠转轴;又如,面对超大屏幕带来更大的续航挑战,华为在行业内首次采用双层OLED+LTPO的技术组合,经过华为工程师多轮设计优化、上万片屏幕验证,攻克了工艺、画质、良率等多重挑战,最终才得以实现超高亮度、超优画质与流畅低功耗的极致平衡。

超大屏幕、自由折叠、轻薄便携,当这三大要素在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身上首次集齐,笔记本的多种使用形态从此“解锁”。

比如展开状态下,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就是18英寸超大平板,可以更好处理复杂文档或沉浸式观看高清视频;折叠后可变身传统笔记本,通过虚拟键盘或是配套的华为星跃随行键盘进行输入,让移动办公更加游刃有余;横屏展开支架,再搭配华为星跃随行键盘,就能秒变便携式一体机,适配影音剪辑、修图、多窗口等重度工作场景。三种形态间自然切换,真正实现一机多能、多场景覆盖、全面释放生产力。

在《壹观察》看来,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并非是一款“炫技之作”,而是在“生产力与便携性兼顾”的用户需求与科技创新共同驱动下的结果,背后凝结的是华为在智慧办公领域多年的深耕与思考。

最直观的例子是,华为不仅全力把折叠形态做到极致可靠,更关注到了用户在实际办公场景中的细节体验,比如考虑到虚拟键盘的使用手感,首次在折叠电脑中放置了两块超薄线性马达,以此模拟真实体键盘的键程反馈;考虑到用户双手放置屏幕上休息的习惯,专门设计了基于休息态的高级防误触算法,让日常操作更随心自然,等等。

这些基于华为在智慧办公领域洞察积累的细微设计,从根本上避免了折叠电脑沦为概念先行、体验滞后的“无用噱头”,确保了鸿蒙折叠电脑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用性和使用率,真正成为一款消费级创新产品。

此前,全球笔记本市场创新动力不足,传统形态高度同质化,单方面性能迭代难以形成生产力感知跃迁,限制着用户对于“下一台电脑”的想象空间。这一背景下,“新形态”甚至“多形态”引领的产品形态创新,极有可能填补这一市场期待的空白,成为厂商实现技术溢价和高端品牌价值突破的关键阵地。

如今,深入探索技术边界、主动挑战制造工艺极限的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率先抢滩了这一关键阵地。更为难得的是,其不止突破了传统笔记本的工业设计桎梏,更重新思考了交互逻辑、使用边界与真实生产力体验,这既是对非凡大师“以极致产品致敬时代”品牌精神的一次深度呈现,更是笔记本行业在创新停滞多年未解之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新进阶。


新系统:重构电脑交互体验新范式

折叠电脑的价值不止在于“创新硬件形态”,更在于使用交互体验的质变与跃升。

在万物智联和AI浪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正在被重塑。一方面,用户的交互习惯逐渐从以往的键鼠操作向触屏、语音等多模态方式迁移,另一方面,“渐进式披露”原则指出,设计在引入新功能的同时,也应该保留用户熟悉的交互模式,以此减少用户认知负担,提高可用性。

这一交互趋势下,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基于鸿蒙操作系统,提供了属于折叠电脑的答案。

首先,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为18英寸超大屏幕定制了全新的交互方式,以更符合直觉的手势设计,增强操作效率、提高使用沉浸感与流畅度,将巨幕显示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三指抛甩即可将目标窗口从上屏移动到下屏,五指张开或捏合就能在自由窗口、窗口最大化和瀑布屏三种模式间无缝切换,“八指”轻触即可唤起虚拟键盘,随时让半边屏幕变身输入键盘。此外,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还延续保留了用户在手机、平板、笔记本上熟悉的交互习惯,如触屏单击光标双击、侧滑返回、单指双击截屏、双指双击录屏等,让每个用户都能轻松上手使用。

同时,为了更好发挥折叠双屏形态下的显示优势、释放生产力潜能,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还以“一屏两面”重构显示布局。

折叠形态下,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上下屏幕可独立作为两个桌面使用,支持双工作区灵活划分,文档对比、数据核对、会议笔记等多任务处理场景都可以在双屏协同下实现效率的倍级跃升。细节方面,在横屏展开转为折叠状态时,窗口还能“智能避让”中轴并自动适配上下屏位置;再次展开时,原有窗口布局又能精准还原,确保任务衔接流畅无断点,与传统笔记本相比,能够带来更灵动的智慧体验。

此外,鸿蒙AI的深入融合,还为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带来了更丰富的AI协作体验。

“小艺会议秘书”可在会议中实时记录要点、自动生成纪要,帮助用户在高强度沟通中集中注意力;“小艺知识空间”作为系统级能力,支持图片、文件等数据内容的深度搜索,甚至能直接给出答案和总结;“小艺文档助理”能够与主流办公软件紧密合作,支持基于语音生成PPT、思维导图等文档;“小艺设备专家”则能根据用户语音指令实时调整系统设置,省去需用户手动操作的繁琐步骤。

不难发现,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并非市面上首款折叠电脑产品,却是首个真正做到重构电脑交互体验的产品。实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

其一,HarmonyOS 5的天然优势。

HarmonyOS 5采用的分布式架构,使其不仅能够从底层重构新形态设备的交互逻辑,还能自动识别设备形态(如折叠屏展开/折叠状态),为不同形态提供UI布局与控制操作的弹性支持,带来无缝、自然且流畅的折叠形态与多形态操作体验。

其二,华为是当前极少数真正具备“新形态+新系统”一体化协同突破能力的厂商。

放眼全球笔记本市场,以硬件见长的厂商,往往缺少自主的操作系统;从系统起家的厂商虽然能够在理论上实现系统级的调用,但在硬件层面依旧需要依赖特定企业的支持;而兼有系统和硬件的厂商,又少了些折叠形态的落地与打磨经验,平板系统与笔记本系统的壁垒也很少能真正打通。

相较之下,华为在硬件形态创新、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生态协同优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其走出“表面创新”的形式主义窠臼提供了技术底气,能够真正将“新形态+新系统”转化为用户真实体验价值。

更重要的是,尽管鸿蒙相对属于“新系统”,但鸿蒙电脑的应用丰富度已经在爆发式增长,目前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核心领域,已有超150个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上架融合应用数量快速攀升至1000余款,并且生态体系还在加速扩容,预计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

回望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真正推动技术变革的,往往不是最先提出概念的厂商,而是率先实现“体验质变”的厂商。在折叠电脑这条路上,华为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做到了完成度最高、工业设计最成熟、交互体验最完善,堪称第一次为用户带来真正“好用、易用、方便用” 的新体验,让用户“敢用、能用、愿意用"。

这类落地性的质变,或可类比当年iPhone之于电容触控的普及:不是首次提出,而是真正做对,在人机交互方式加速重构的新周期,实现由折叠电脑体验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跃迁”。


新选择:为全球电脑产业注入新变量

此次与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共同发布的,还有另一款鸿蒙电脑华为MateBook Pro,二者的到来,标志着华为“1+8+N”全场景生态的完善、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华为鸿蒙办公从此踏上新的起点。

这是一场华为战略级资源投入下的系统级突围,历经五年,探索软硬端云深度融合,终于打造出面向未来的、面向全场景的电脑体验。

其背后,是2700多项核心专利的支撑,是10000多名顶尖工程师的长线打磨,是20多家研究所联合攻关的集体智慧,更是华为在“软硬芯云协同”架构下对未来办公形态的前瞻性布局。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笔记本行业格局悄然重塑的关键节点,鸿蒙电脑所实现的不仅是“软硬芯云协同”的突破,还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与“安全可靠”,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笔记本行业在AI时代加速创新,还是为打造中国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工具”,都至关重要。

尽管鸿蒙电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产业合作伙伴的支持,也需要更多“鸿蒙用户”的参与和共创,但不可置否的是,鸿蒙电脑已率先回应了AI与万物智联时代用户需求变迁的底层命题,为全球电脑产业注入了新变量,给世界多一个新选择。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正如余承东所言,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做难而正确的事。相信未来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与用户支持下,鸿蒙电脑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的磅礴力量。


END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