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四个维度是什么:实践与认知

 道就是爱 2025-05-25
  • 认知论

人生来是不可知的,此后渐渐变得可知,可随着生命的终止,一切似乎又变成不可知了。这说明主体的存在为认知提供了客观基础;认知是主体对客体,主体对主体的认识观念反映。感官为感性认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记忆和经历为经验提供了归纳和总结,先验理性使认知升级质变到理性主义。

认识论的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矛盾论》。且不论认知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其方向都是从不可知到认知。

  • 本体论

 当认识进入一定阶段,形成了质的变化,或者经分析探索得出事物背后的根本原因。如认知的主体的本来性质是什么?

目前流行两大观点:一、唯心主义,所谓万法唯心造。二、唯物主义,不止客观存为物,一切精神活动都是物质的衍生物。所谓唯一是指这两者呈绝对对立状态,非此即彼,两者只能同时存在一种,要么是物质的,要么精神的。此外目前并无存在第三种可能。至于是否存在第三种可能,或者其他的别的什么可能,要看本体论在未来的发展有无新的突破。

  • 方法论

探索世界的认知和本质方法,目前主要归纳为两大类:还原论与系统论

还原论,顾名思义,通过对事物不断还原,不断缩小观察范围,以求得其中的深刻原理。

《庄子·天下》里面有有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头,每天砍一半,永远都砍不完。木头越砍越小,越砍越小;终将显示其本来面目。

西方科学,则通过不断地实验,升级探索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甚至对着金箔放射原子,得先是得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观点,后进一步发现夸克更基础,更渺小。

还原论是一种微观的思维与观察方法。 

系统论,所谓系统,就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万事万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呈现的,并非是以孤立的要素存在的。东方哲学典型的由二元对立推演出阴阳五行就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其观点认为万事万物都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

系统论是一种宏观的思维与观察方法。

图片
  • 实践论

第一大类是自然科学原理,基于各类自然科学原理发明的各类技术。并应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大类是道德的世俗应用,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界定了普遍行为准则。如君臣父子。也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提供了参照。

  • 综述

认知也好,方法也罢,乃至本质,都处在理论层面,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体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最终目的是实现辩证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