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当思政课遇上 “闯关游戏”

 劳动者2010 2025-05-28 发布于黑龙江
#趣味思政视角#

ONE

图片

游戏一:思政知识大富翁


图片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将以经典大富翁游戏为蓝本,融入思政知识问答环节,让学生在游戏进程中巩固知识,增添学习趣味性。

创新点:活动中,将思政知识点以多样化题型呈现,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使知识考查更全面;设置 “知识锦囊” 道具卡,可在关键时刻帮助小组获取提示,增加游戏策略性。

具体流程

  1. 游戏准备
棋盘制作
绘制大幅棋盘,棋盘路径设计为环形,包含至少 50 个格子。除基础的 “知识问答格”“前进 X 步格”“后退 X 步格”“奖励格”“惩罚格” 外,增设 “政策速递格”(抽取当下时政政策相关问题)、“道德抉择格”(给出两难道德情景让小组讨论选择)等特色格子。棋盘采用彩色绘制,搭配思政相关元素图案,如宪法图案、党徽图案等。
题库建设
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中学思政课程标准,分模块整理知识题库,涵盖七年级 “成长中的我”、八年级 “我与他人和集体”、九年级 “我与国家和社会” 等内容。每个模块准备 100 道题,确保题目难度适中且具有代表性。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如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判断题(如 “网络是虚拟世界,所以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简答题(如 “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棋子与骰子
活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特色棋子,如不同造型的卡通人物,可由学生自行装饰。骰子选用较大尺寸,方便投掷和辨识点数。
  1. 游戏规则
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 4 - 6 人,推选一名代表作为棋子。游戏开始,小组轮流掷骰子,依据点数移动棋子。
当棋子停在 “知识问答格”,小组抽取对应模块的知识卡片回答问题。若回答正确,小组前进 3 步;回答错误,后退 2 步。若抽取到简答题,回答完整且准确得满分,部分正确根据要点酌情得分。
停在 “奖励格”,小组可抽取 “知识锦囊” 道具卡,如 “跳过本轮答题直接前进 2 步”“获得一次求助现场观众机会”;停在 “惩罚格”,如暂停一轮或后退 3 步。
率先抵达终点的小组获胜,若出现多个小组同时到达,通过加赛抢答决出最终胜者。

Two

图片

活动二:模拟情景大挑战


图片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将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表演,深入理解思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点:活动也将引入 “情景反转” 机制,在表演过程中随机给出突发情况,考验学生临场应变能力;设置 “观众互动评价” 环节,增强全体学生参与感。

具体流程

  1. 游戏准备
情景案例收集与编写
游戏活动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案例,如 “考试作弊被发现后如何处理”“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组织” 等。每个案例编写详细的背景介绍、人物角色设定和情景发展脉络,同时标注涉及的思政知识点,如诚信、责任、法治等。
道具准备
活动前期,教师可以根据情景需求准备丰富道具,如模拟考试试卷、模拟手机(用于拍摄作弊证据)、老人人偶、垃圾分类模型道具等。为每个情景准备相应的服装,如医生白大褂、志愿者马甲等。
  1. 游戏规则
学生随机分组,每组 5 - 7 人,抽取一个情景案例。小组有 10 分钟时间讨论角色分工、表演流程和思政知识点呈现方式。
表演过程中,若触发 “情景反转”,如表演 “校园欺凌” 情景时,突然加入 “被欺凌者有心理疾病” 的设定,小组需迅速调整表演策略。
表演结束后,先由其他小组进行分析点评,指出案例中的思政知识点和应对建议,再由观众进行投票评价,选出 “最具感染力表演小组”“最佳思政知识应用小组” 等单项奖。
评委根据小组表演的完整性(20 分)、思政知识点呈现准确性(30 分)、创新性(20 分)、团队协作(20 分)、临场应变(10 分)进行打分,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Three

图片

活动三:红色故事接力赛

图片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将以红色革命故事为载体,通过接力讲述,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点:活动中将设置 “故事线索拓展” 环节,让学生在接力过程中合理拓展故事细节;引入 “红色精神解读” 赛后分享,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具体流程

  1. 游戏准备
故事收集与整理
活动前期,教师可以广泛收集红色革命故事,涵盖长征故事、抗日战争故事、解放战争故事等,如 “半条被子”“狼牙山五壮士”“小萝卜头” 等。将每个故事拆分成 5 - 8 个段落,确保段落间衔接自然,且每个段落蕴含特定的红色精神内涵。
卡片制作
素材准备上,教师可以将故事段落打印在卡片上,卡片正面为故事段落内容,背面标注故事名称、涉及的红色精神关键词和下一段落的提示信息。
  1. 游戏规则
学生围成大圈,每组 6 - 8 人。从任意一名学生开始,抽取一张故事段落卡片,大声朗读并清晰表达。
下一名学生抽取卡片,需准确承接上一段落继续讲述,要求语言流畅、情节连贯。若讲述错误或卡顿超过 10 秒,被淘汰出局,其所在小组扣除相应分数。
在讲述过程中,每 3 个段落设置一次 “故事线索拓展” 机会,讲述学生可根据故事背景合理拓展情节,但需符合历史事实和红色精神主旨。
游戏持续进行,直到最后剩下的学生所在小组获胜。赛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对故事中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评选出 “最佳红色精神传承小组”。


Four

图片

活动四:政策解读拼图赛

图片

设计思路:将政策知识融入拼图游戏,通过动手实践和解读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培养分析和解读能力。

创新点: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 “拼图动态任务” 模式,随着拼图进度解锁不同难度的政策分析任务;设置 “政策模拟应用” 环节,让学生将政策知识应用到虚拟场景中。

具体流程

  1. 游戏准备
政策选取与拼图制作
活动前期,教师可以选取近期热点政策,如 “双减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等。将政策内容分解成若干部分,制作成拼图,每块拼图上除了图案,还印有与该部分政策相关的小问题,如选择题、填空题。拼图数量根据政策复杂程度设定,一般为 30 - 50 片。
任务卡片制作
准备一系列任务卡片,根据拼图进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任务。初级任务如 “说出该政策的发布部门”,中级任务如 “分析该政策对某一群体的影响”,高级任务如 “提出该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1. 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每组 4 - 6 人,在 20 分钟内完成拼图。拼图过程中,每完成一定数量的拼图块,可抽取对应级别的任务卡片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获得提示卡片或缩短剩余拼图时间,回答错误暂停拼图 2 分钟。
完成拼图后,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政策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包括政策背景、目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进入 “政策模拟应用” 环节,给定虚拟场景,如 “假设你是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展示模拟应用方案。
评委根据拼图完成时间(30 分)、问题回答正确率(20 分)、政策解读准确性(25 分)、政策模拟应用合理性(25 分)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Five

图片

活动五:道德法庭辩论赛

图片

设计思路:以道德法庭辩论形式,引导学生对争议性道德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创新点:活动中,教师将设立 “陪审团评议” 环节,由学生代表组成陪审团进行投票表决;引入 “道德案例延伸讨论”,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具体流程

  1. 游戏准备
辩论主题设定
活动前期,教师可以组织学神选取具有争议性和讨论价值的道德主题,如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是否道德”“为了集体荣誉使用不正当手段是否可取”“网络匿名环境下是否应该坚守道德底线” 等。为每个主题准备正反双方详细的观点资料、理论依据和相关案例。
角色分配
每组 6 - 8 人,明确划分辩手、书记员、律师等角色。辩手负责辩论发言,书记员记录辩论要点,律师协助辩手准备论据和反驳策略。
  1. 游戏规则
在活动中,每组有 15 分钟准备时间,可查阅资料、讨论辩论策略。辩论分为开篇立论(3 分钟)、自由辩论(8 分钟)、总结陈词(4 分钟)三个环节。
在辩论过程中,辩手需运用思政课所学的道德理论、价值观等知识,清晰阐述观点并有力反驳对方。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发言需符合辩论礼仪。
辩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组成的 “陪审团” 进行投票,表决支持的一方,并可发表简短评议。
活动最后,可以阻止学生进入 “道德案例延伸讨论” 环节,提出与辩论主题相关的延伸问题,如 “如何避免类似道德争议事件的发生”,各小组自由发言讨论。
评委根据小组论点创新性(20 分)、论据充分性(25 分)、辩论逻辑性(25 分)、团队协作(15 分)、延伸讨论深度(15 分)进行打分,得分高的小组获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