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有一双眼,但只有一条舌头,所以我们要加倍地观察,而不是要饶舌。” 很多家庭里,母亲喋喋不休,却总是说不到要领,令子女烦恼。 聪明的母亲,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找到子女成才的关键,推一把。 在三国时期,孙坚的妻子吴夫人,借用自己强大的观察力,把子女培养成才。 正如《会稽典录》所言:“夫人智略权谲,类皆如此。” 天下母亲,若能学懂吴夫人的育儿经,一定也能培养出色的子女。 01 观察子女的性格,知人善任。 孙坚健在的时候,吴夫人在幕后,以陪孩子长大为主,并没有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孙坚过世之后,两个儿子孙策、孙权担起了稳定江东的重任。 吴夫人凭借多年的观察,知道孙策“轻佻果暴”,孙权“性多嫌忌”;在办事方面,孙策非常武断,孙权过于稳重。 从两个儿子的具体行为来看,要成大事,难度很大。 针对两个儿子的情况,吴夫人进行了耐心的劝说。让孙策,学会与江东本地的人才和睦相处,尽量重用和信任;让张紘与张昭等人,辅佐孙权,做决断,让谋士董袭,分析江东的局势,并讲解给孙权听,提振其掌管江东的决心。 自古以来,知子莫若母。
鼓励性格内向的子女,用自己的才能,去得到他人的欣赏,而不是逼着子女去参与大量的活动。 引导脾气暴躁的子女,学会冷静,但凡遇到事情,隔几分钟再做出决定。母亲不要轻易反驳子女。 优柔寡断的子女,应该让其在一个行业扎根,别什么都涉及,样样不精通。 性格很软弱的子女,就教会他学会反击,不要任由他人欺负。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子女的性格看明白了,就可以精准地教导,并让子女的性格,和自己的工作、学业等,充分吻合。 让子女能够用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努力的效果,也会好很多。 02 观察子女的社交,择友相处。 孙策、孙权作为地方大人物,社交肯定是很广泛的。 孙策过于自负,瞧不起地方的英豪,还起了杀意。吴夫人马上出来劝阻。 有一次,功曹魏腾犯错,孙策抄起了刀剑。吴夫人闻讯赶来,站在井边,表示若斩杀魏腾,自己就跳井。孙策只好罢休。 道士于吉,被大家称为神仙,很有威望。孙策认为,这人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名气,应该斩杀。吴夫人苦苦劝说。孙策不听劝,斩杀于吉,自己也带来致命的灾祸。 孙权的身边,有大名鼎鼎的周瑜。周瑜能够做出很好的决策,但是孙权却有怀疑的态度。吴夫人常常从中引导。 有一次,曹操下令,让孙权送一个儿子去许都,作为“质押”。周瑜认为,不可受制于人。孙权不知如何是好。吴夫人说:“周瑜,我把他视如己出,你也应该把他当成兄弟。”一句话,让孙权相信了周瑜的主张。 吴夫人还观察孙权身边,有什么善于谋划的人,也及时让孙权提拔重用。
教育子女,不仅仅是父母言传身教,还要看到子女和身边的人互动,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应。 在子女不能够精准识人的时候,母亲要帮助识别。让子女亲近贤惠的人,远离各种小人。 通常,子女喜欢和什么人交往,对什么人的话言听计从,那么子女就是哪一类人。万一子女结交错了人,母亲要及时干预。 母亲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子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无形之中就给了子女正能量。 03 观察自己的家庭,促进和谐。 打铁还需自身硬。子女有没有出色,和家庭的托举,关系很大。 母亲也是持家的人,对自己的家庭发展,社会地位等,应该积极去把握。然后为子女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吴夫人持家,一直内外有别。她让娘家的人,辅佐孙家,但是不越位,避免外戚干政。 吴夫人在娘家的日子,对自己的婚姻,能够自己去决断,而不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自己承担责任。 父母过世早,吴夫人就带着兄弟姐妹,一起想办法过日子。维持了家庭的体面。 一个像样的家庭,会让大家感觉到温暖,也让所有人团结一心,互相礼让等。 作为母亲,给子女什么样的家,就给了子女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父母分工协作,保障家庭的经济,维系家庭的和睦,子女就活得神采奕奕。 04 一个孩子,人生第一步,往往是母亲扶着走的;孩子的第一句话,多半是“妈妈”;孩子吃的第一口,也是母亲提供的......母亲育儿的责任太重要了。 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就要在作出任何决定,说话之前,充分观察。 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社交,家庭的环境,看清楚了,就知道如何做了。 看清楚了一切,什么都心中有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