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哪是小年轻俩人的事,分明是俩家族捆一块儿过日子呢!就说当年杨绛跟钱钟书在清华谈恋爱那会儿,她带对象回家见家长,她爸杨荫杭跟钱钟书聊了大半天,直夸这小伙子“人是高明的”,虽说担心他不咋懂人情世故吧,但还是由着女儿自己选。钱钟书他爸呢,也夸杨绛“顾大局”,你看,长辈瞧着顺眼的姻缘,后来可不就成了佳话嘛。作为父母,给孩子找亲家的时候,这3个家庭细节可得上点心啊!这可不是瞎操心,实实在在是为儿女往后的日子打算呢!《围炉夜话》里说:“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举个《聊斋》里的例子,有个书生陈锡九跟富户周家定了亲,后来陈家败落了,周家就想悔婚。有天周家派个老妈子给姑娘送吃的,一进门就跟陈锡九他妈甩脸子:“我家主人让我瞧瞧,姑娘是不是饿死了?”姑娘怕婆婆难堪,赶紧打圆场,没想到这老妈子更来劲了,指着吃的就骂:“我家东西,你家也配吃?”您说这话说的多噎人?陈锡九回来知道了,当场就把这老妈子揍了一顿轰出去了。你看,一句刻薄话就能结个死疙瘩,要是一家子说话总这么冲,往后日子能好过吗?2、 看看爸妈感情怎么样:父母恩爱,孩子婚姻才顺溜就说杨绛她爸妈吧,那会儿还是父母之命结的婚,婚前就见了几面,结果婚后处得跟老朋友似的。她爸在外头当律师,她妈在家管着八个孩子,每天吃完晚饭,俩人就坐藤椅上唠嗑。他说外头打官司的新鲜事儿,她讲孩子们调皮捣蛋的乐子,说到开心处一块儿笑,碰到难处就叹口气。有回她妈在灯下算家用,算着算着忘了一笔钱,皱着眉犯愁,她爸瞧见了,拿过账本就写“糊涂账”,逗得她妈直笑:“哪有你这么乱记账的?”他还一本正经地说:“算不清就算了,别累着脑子。”可到了给老家寄钱的时候,他比谁都准时。要是爸妈整天吵架拌嘴,孩子心里头对婚姻能有好念想吗?《刺猬的优雅》里有句话说得在理:“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就像《高老庄》里的高子路和西夏,一个是省城教授,一个是城里美女,刚开始互相瞧着新鲜,真过起日子来才发现不对付。高子路一回老家就磕头祭祖,按老理儿给族人调解纠纷,西夏瞧着就觉得封建;西夏用城里那套要求他,他又觉得别扭。俩人一个恋着乡土,一个向往城市,三观差着十万八千里,最后可不就过不到一块儿去了?杨绛先生说过:“好的伴侣,真能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婚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俩家子的生活习惯、家教家风、做人道理凑一块儿。您给孩子选亲家的时候,多留点心眼儿,看看人家说话有没有分寸,爸妈感情好不好,三观合不合得来。选对了,孩子往后日子顺风顺水;选错了,麻烦事儿能扯不断理还乱。觉得有道理就点个推荐呗,愿每个家庭都能遇着好亲家,日子越过越顺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