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最简单”的祛湿方,两味中药,把体内的湿气搜刮没了

 神希园 2025-06-01 发布于湖北

这是「神希园的第 913 期 原创

作者 l 周浅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存在体内湿气过重的现象有时一整天都会感觉困倦无力,同时还伴有舌苔厚腻,下肢浮肿等症状而关于湿气的治疗,中医常见的方法就有祛湿、芳香化湿、燥湿、渗湿等,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方子,也同样能够帮助大家很好地摆脱湿气困扰,它便是出自张仲景的泽泻汤。

说到张仲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作为中医代表性人物,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而由他所编撰的伤寒杂病论更是我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所收录的众多经典名方,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受到了医家的重用。

而关于泽泻汤,张仲景本人是这样说的,即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简单来说就是,当身体出现水湿,如果水湿上泛于头目,那么就会导致身体的清阳之气难以升上去,而头目的浊阴也自然难以下降,如此便会在头面汇聚,阻闭孔窍。那么,水湿为什么会跑到头面呢?

在此之前,大家要先知道,身体里的水湿大多来源于脾胃,《黄帝内经》中就曾说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具有主运化的作用,倘若脾主运化的职能出现异常,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水湿泛滥,气血也会因此难以化生。而在中医里的经络循行路线中,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很长的经脉,从脚趾起源,顺着腿,上行经过我们的胸腹,之后一直延伸到头面,而整个水湿便会沿着整个经脉上行。

而对此病症,泽泻汤就能发挥很好地作用,此方的组成很简单,仅用到了白术泽泻两味药材,将这两味中药研制成粉末,泡水即可,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的效果,常用于饮停心下病症的治疗。

既然这个方剂“泽泻汤”为名,那么泽泻这味中药,必然就在整个方剂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泽泻一进入体内,就相当于疏通了一条“水道”,可以让上焦的水湿下降,然后随着二便从身体里排出,其实,具有这种效果的药材还有很多,比如茯苓,张仲景之所以没有运用茯苓,是因为水湿上泛,往往使患者伴有晕眩病症,茯苓虽然能够祛湿,但是在治疗晕眩上,作用则远不及泽泻。

当然,还有这样的说法,泽泻,人服食后能行水上”,虽然显然有一些夸张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说,泽泻可以将身体里的浊阴给化解浊阴一旦消失,人就会感到轻快,困重感就会消失,由此也可见这味药材的“神奇”

另一味中药白术,具有健脾的效果,前面也提到过,水湿的根源在于脾胃,如果脾土虚弱,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水湿泛滥,此方先用泽泻将水湿给下降,然后再通过白术健脾,帮助脾胃的清阳之气上升,同时,白术还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但主要是通过恢复脾胃的职能来实现水湿的化解,不仅如此,白术对于耳鸣的治疗,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据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泽泻汤对美尼尔氏综合症梅尼埃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这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经常头晕,并且晕眩感会特别厉害,甚至还会呕吐胆汁,在中医看来,这往往也跟水湿泛滥具有一定联系,因此,也可用此方来加以缓解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不能代替医疗建议,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如有诊疗需要,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END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而告之——
中医改变生活,好物走进生活
学中医,有前途

关注公众号@神希园服务号  设为星标

更多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