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个句子,先从主谓宾入手,这就是我的常用手法。 640 天弯衔日月~乃是野天交界处的畅想曲。 641 浪花个见 : 有时,豪放性对联,句子中若不出现“豪情”字眼,往往更有品味之效果。应把句中“豪情”留给读者去体会。(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642 同样,有时,婉约性对联,句子中若不出现“婉约”字眼,往往更有品味之效果。应把句中“婉约”留给读者去体会。(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643 诗联里用反衬手法更有品味。如 :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644 标准马蹄韵,无论是平(仄)起或平(仄)收,应参照如下 : 本句里要求平平、仄仄两两交替。 对句时要求仄仄、平平两两更换。 645 诗联的个人情感不直说,而以物象抒怀,手法尤为妙绝。 646 诗*词有时运用排比句,其文尤如家常话。令如临其境。举例如下 : (连用四个“我”) 杜甫《草堂》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裙。 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葫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647 诗联收笔句,应以特熟悉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一幅特丰富的画面或一段特*有品味的情感。 648 浪花提个建议如下~(因为现有的连绵词大全里没有以下词组,且可以此触类旁通) : 根据下面的②≈≈,可将以下特定词组划入~名词连绵词 矛盾,锁钥,东西,春秋,大小,左右, 斤两,手足,方圆,桃李,长短,短长, 度量,动静,深浅,方寸,耳目,轻重, ~ 根据下面的②≈≈,可将以下特定词组划入~副词连绵词 反正,横竖,贵*,早晚,迟早,高低, ~ 根据下面的②≈≈,可将以下特定词组划入~动词连绵词 左右, ~ 网上介绍的有关怎样分辨“连绵词”的方法,虽然纷纭,然各有其理。 浪花试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纷纭的个性看到其各自的共性,从另外一个角应来分辨它。 既 : 抛开传统的双声法,双韵法,叠韵法,偏旁法,而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它~(只分析由两个字组成的汇组,其它可触类旁通)。具体如下 : ① 该词组拆开后的每个字,均无单字意义。例如 : 蚂蚱,咖啡,徘徊 ②≈≈ 该词组拆开后的每个单字,均有各自的意义,但是,却和拆分前的词组之截然不同。 例如 : 宛转,古拙,落拓,骨碌,英雄,低回, 马虎,苗条,扶疏,从容,留连,支应, 支离,姑息,肝胆,瓜葛,骨朵,俘虏, 盘缠,脑筋,牢*,结巴,古董,空洞, 石榴,牡丹,杜*鹃,促织,仓猝,牵强, 杜若,孔雀,莪术,熊猫,唐棣, ③ 该词组拆开后的每个字,均有单字意义,且和拆开前的词组意思一样,不能认为是连绵词。例如 : 杨柳,挺拔,拼搏 ④ 该词组拆开后的每个字,只有一个字有单独意义。 例如 : 蝴蝶,逍遥 ⑤ 该词组拆开后的每个字,虽然有一个字有意义,但不能认为是连绵词。 例如 : 忘也 ⑥ 词组里不含中*心字,均认为是连绵词。 例如 : 婉转,宛转,参差,牵强,梧桐, ⑦ 词组里虽含中*心字,但拆开后,每个字与原词组之意截然不同,仍可认为其是连绵词。否则不是连绵词如 : 阿娘。 例如 : 孟浪,龙钟,荒唐,依稀,扬长,装蒜, 断肠,圆场,栖迟,姑息,惨白,正经, 优游,洪荒,排场,胡同,古董,空洞, 薄荷,光趟,委蛇,狼籍,连理, ***************** 在补充前,首先感谢杨柳困老师的奉献。 补充者 : 振波浪清 浪花补充一个方法如下,供参考 : 词组里,只要有一个中*心字不能表达原词组之意,既可认为是~连绵词。如(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宛转,矛盾 ~~~ 收集者:杨柳困 感谢前阵子大家的支持,在第*一次初贴后,在下参考了一些学者对于联绵词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双声、叠韵,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补充者根据第此条,浪花加个举例 (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双声 : 慷慨,伶俐 双韵 : 骆驼,徘徊 ~ 2、特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这里有以下情况: ① 构成联绵字的两个汉字拆开后都不能单独表达意义; ≈≈补充者根根第①条,浪花加个举例 (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咖啡,蚂蚱 ② 构成联绵字的两个汉字拆开后,其中有一个字能单独表达意义,另一个字则不能单 独表达意义; ≈≈补充者根据第②条,浪花加个举例 (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蝴蝶 ③ 构成联绵字的两个字拆开后,都单*特*有意义,且能与别的字构成另外的词。但拆开后的字义与该联绵字本身的意思没有联系,它们也不可能用双音合成词的任*何一种构词方式组合成该词的意思。 ≈≈补充者根据第③条,浪花加个举例 (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矛盾(浪花建议把“矛盾”也划入连绵词),连理,梧桐 以上是判别一些常用词组是否是联绵词的几条重要标准。 由于不少学者在学术上的分岐,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在下对于这篇收录中*出现一些词组只能说存疑而录。感谢陆云君、寒烟若水、夜雨无声、哈哈儿、fpe95等网友的意见。 这次收录来源主要是古典诗*词、对联等文学作品,所以在收录时以的同旁同韵的联绵词为主。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1、对于联绵词中有不少词有多种写法,尽可能只录入常用的、同旁同韵的; 2、对于外来音译词组,这里除古代部分,现代的词组尽可能不录,*教类名词暂不录入; 3、对于古代的民族、地方、人名、一些过僻的专门术语只收录小部分; 4、对于叠字出现的词,只收入少部分; 5、对于词组的分类方法植物与动物类不作偏旁分类,其余以偏旁分类,以同旁者优先; 6、不作其他说明的则为左右结构或同义、异体词。 649 特别指出 : 句中~指对联的每个出句中或每个对句中。 句间~指对联的出句与对句的两句之间。 650 小字工对~持指每个字都是工对,尤其适用于无情对和诗钟里。 651 再次强调 : 一句话为了前后达意(既,为了避免不知所云,避免景隔,意隔),句中前后物象,意象或动作应有着落和来由。 试举例句中之动作(其它如句中意象,物象,切可以此触类旁通) : 两次磨咕姑嫂催: 前面的动作“磨咕”着落在后面的动作“催”; 而后面的动作“催”来由于前面的动作“磨咕” 652 句间以横向(空间)对纵向(时间),往往更具气势。例如 : 九州对千古 653 句间宽对的词组,如果各词组均为句內自对,往往别有品味。例如 : 一声叹息喜忧重~喜忧/形容词,句中自对 两次磨咕姑嫂催~姑嫂/名词,句中自对 654 句中自对,可词意互为并列,或词意互为反义。 如,前面的举例 : 姑嫂(并列自对),喜忧(反义自对) 655 声母,韵母均相同的不同的字,即使其声调不同,也可认为是谐音字。例如(其余尽可触类旁通) : 乌,吴,捂,误,屋。 摊,坛,坦,碳,探,叹。 656 对联,讲究对句应胜过出句, 657 诗钟,讲究上下联,应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658 诗钟,诗钟,钟响诗成。 659 对联~就是一条精典的对立统一之例。 660 对联,对联,无对不成联,有对才可成联。 661 应善于联想似描写,如 : 泉涌如鸣曲; 雁来胜布人 。 662 律绝中任*何一句的首字,均可忽略其平仄,这是历代诗家默认的。 663 律绝中任*何一句首字不计平仄,若产生孤平,均可视其为小疵。 664 诗、联奇数句里的多音字,多可产生小抛句。 665 但是,诗、联里偶数位置的多音字,应格外注意。因为它有可能产生大拗句。 例如 : 勤劳可兴家~偶数位置的“兴”为多音字,而句中的“兴”读音为平声,令整句成了大拗句。 666 诗、联里同一字的多词性,更应注意了。具体可祥见浪花早期整理的 : 浪花整理的汉语八大一字兼有多词性集中版 667 有时候,诗联句里,虽然一组名词对上一组名词,但是却分为以下细分。如 : 玉砌/轩窗~虽然是工对,但是“砌”名词或动词,“窗”只是名词。 若改为 :玉砌/石雕~“砌”“雕”名词或动词,则更显工对。 668 多步韵一些唐诗宋词里的著*名诗*词,也是向前人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669 喜忧参半的情感之所以存在,成语本身就是答复。 670 人深陷于喜忧参半的情感中,是常见的。 671 汉字,就是各*种笔划排列组合的结晶。 672 词汇,就是各*种单字排列组合的结晶。 673 相对于出句,对句不可照猫画虎,以免产生雷同或合掌。 674 相对于出句,对句不可另起炉灶,而应是潜气内连,以免产生意隔,景隔。 675 诗联里若出现连续三个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字,应尽量避免(方法是,可变更其中某个字的声母或韵母),因为读起来总是感觉有些拗口。比如 : 亲戚齐~三个同声母 红铜桶~三个同韵母 676 诗联里的某一句,多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排列组合的结晶。 677 同理,出句与对句之间相对的字,其同声母,同韵母也尽量错开(其它位置尽可触类旁通)。比如 : 出句 : 云中雁 对句 : 水上鹰~鹰/雁,同声母了。 ~ 出句 : 云外雁 对句 : 水上天~天/雁,同韵母了。 678 凡是不讲究平仄和韵脚的,都是古体诗。 679 凡是讲究平仄和韵脚的,都称是今体诗。 680 绝句分为 : 古绝~平仄,韵脚均无规律 律绝~平仄,韵脚均有规律 681 诗分为 : 古诗~平仄,韵脚切无规律 律诗~平仄,韵脚各有规律 682 鼎持格(品字格)可分为~正*品字格,倒品字格 683 一首诗*词就是一幅情感画图。 因为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684 同样,一副对联就是一幅情感画图。 因为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685 我对“暮晚”的理解~主谓结构 : 夜色不早了,天色已晚了。 686 建议行家们分别收集整理一些各地方言成册,甚至包含各村庄的不同方言入册。 687 对前面675,677的再次感悟 : 同声母、同韵母的两个字的连绵词,专*用词,可运用之。 但是,对于同声母、同韵母的两个字的临时组合词,,则尽量避免之。 688 出句中的另一种小“机关”之分析,对句也应一一词性对应。举例如下(其它尽可触类旁通,如:字同音不同、字同声调不同、字同词性不同) : 出句 : 图/画/画/得好~图/名词/动词/的好 对句 : 山/歌/歌/其强~山/名词/动词/其强 689 才发现 : 五律、五绝第*一句末字往往是仄声。 七律、七绝第*一句末字往往是平声。 690 敲山震虎~连动结构,可看作是 : 因果关系。既 : 因为……所以……/之结构。 691 披星戴月~并列结构,可看作是 : 既……又……/之结构。 692 再重申一下对联中的小技巧,既 : 小机关。例如(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君回北大同天到~机关联,大前衔后接为两个专*用词 : 既 : 北大,大同 693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以上两种特殊拗格常用在: 对联的出句; 绝句的笫三句; 律诗的第七句。 694(其它可触类旁通) : 平平平仄仄 }平/仄相对 仄仄仄平平 }仄/仄相粘(平/平相粘) 仄仄平平仄 695 一三五*不*论~大前提是,保*证没有孤平,或三平尾、三仄尾。 696 技巧对联里的感悟举例 : 雨/禹~同音不同字,为半个技巧而已。 风/枫~加偏旁的同音不同字,可视为全技巧。 697 出句、对句每一段落的末字平仄若交替,则更有音律美了。 举例 :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不是 :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698 声调~特指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699 同音字~特指声母、韵母都相同,且同一声调的字。例如 : 灌,贯 700 同音字又可另细分为如下两种 : 同偏旁~例如 : 浑、混 异偏旁~例如 : 材、财 701 同声字~特指声调相同的字。例如 : 月、亮 702 谐音字~它又分为同音字或近音字,具体如下 : *声母,韵母都相同,且声调相同或不相同。例如 : 刚,钢,港,杠 *声母相同,韵母不同,且声调相同或不相同。例如 : 波,播,背,饼,把,霸 *声母不同,韵母相同,且声调相同或不相同。例如 : 花,瓜,刷,画 703 雁阵,雁队,雁排,雁行(音:航)~均指群雁飞行的样子 : 或人字形,或一字形 704 重重机关举例 : (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①行人/人行/明月/下 ~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 ②行人/人行/明月下 ~名词/动词/名词 705 同音字的韵脚,能避则避。例 : 香,乡 706 回文对联,往往是逆向思维的结晶。例: 风吹柳浪柳吹风 (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风摇柳 : 正向思维。 ~柳摇风 : 逆向思维。 707 工具书是动态权*威性的; 百度汉语则是工具书的后起之秀。 708 诗*词韵脚用字,无非就是三大类 :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有序或无序地运用。 每一个名词连绵词,均表示一个特定物象。 616 尽管平仄失调的诗联多种多样,不外乎以下三种 : ①要么奇数位平仄失调~小拗句 ②要么偶数位平仄失调~大拗句 ③要么奇数位偶数位均平仄失调~大拗句 617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样适用于分析诗联平仄失调后的句子。 618 诗联平仄失调句子任其纷纭变化,都逃脱上面“616”里的①②③之本质。 619 虎跑泉前泉跑虎 , 虎跑从容(浪花对) 自释语法结构如下 : 虎/跑/泉~主/谓/宾后的专*用名词 虎/跑/从容~主/谓/宾后的组合词 620 诗联应是~常见题材美在翻出新手法。 621 ① 举/杯/云朵里~(主语在字后)谓/宾/补 吹/笛/雁排南~(主语在字后)带/宾/补 上下联表现了人的两种动作的画面 ② “雁排”,就是大雁在天空飞翔时的一种队形, 622 对句 :中月晶莹人赏圆 句中的“月”和“圆”分别有着落和来由。而“人赏圆”读的有些生疏别扭。 623 以下句子可分析为两个“主/谓/宾”(其它可触类旁通) 举/杯~望/明月~(主语在字后)谓/宾~(主语在字后)谓/宾 624 五言,七言言句节奏点任其变幻,都逃不脱主谓宾结构。 625 句子节奏点是一个的方法。 句子主谓宾也是一种手法。 626 更简单明了的玻璃字判断如下 : 指汉字笔画呈轴对称。比如 : 里,王,口,日,申…… 627 平平平仄平平平,这么简单的平仄失调,难道是正格吗?是马蹄韵吗?句子本身就是小拗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628 观察纷纭的句子变化,关健是看到其句子变化的本质。 我们需要的是 :要有一把金**钥匙,而不是一大堆前人的句子之例子。 629 竹笛悲垂~可有两种解释 : ①竹笛~拟人化物象 ②竹笛~词组后有人 玉箫高奏~可有两种解释 : ①玉箫~拟人化物象 ②玉箫~词组后有人 630 举例 : 平平平仄平平平 很显然, 句子的表面现象~平仄失调。 但是句子的本质~仄:没有失调,而是仄前后的两平失调。说明白点,既 :奇位字平仄失调,只是普通的小拗句也。 631 是否可这样理解 : 应当~有条件的应当,而不是无条件的应当。 632 崖峻/服/鹰/悠~主/谓/宾/悠。整句意思 :万丈悬崖佩服老鹰悠闲地飞翔。 633 一个两个字的词组,往往是一句话的高度凝缩(其它尽可触类旁通)。例如 : 何当~是对“什么时候”的高度凝缩。 顾问~是对“现在指受聘充当领**者参谋角色或继续担任业务工作的离退休干*部”的高度凝缩。 634 古体诗的特点整理如下 : ①不讲究韵脚 ②不讲究平仄 ③不讲究字数 ④不讲究句数 635 对联的基本要素之一≈≈≈平仄相对,至少是偶数位平仄相对。 636 无情对当用特熟悉的 : 或专*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或组合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尤为妙绝。 637 以下均是港坛《应对联》首*席*版*主的见解,很有见地 : 玻璃字” 或称 ”对称字”;是指每字左右两边都相等对称,如”東南西北” 等。 亦有人把”玻璃字”细分为 ”晶体玻璃字” 及 ”水体玻璃字”,“晶”体是指字体左右对称,如 '日’、'出’、'天’、'山’等等…。 “水”体是指字体左右差不多对称,如 '水’、'窗’、'至’ 等等…。 玻璃字的确没有权*威的认定标准,但是也凭正字字体(包括简、繁体)的结构、古字字体的结构、书法字体的结构、经过在玻璃片上印证反复拆解分析出来的,是有根据可查察的。不能凭肉眼主观的角度去判断。 这个亦可自我测试的:在一片透明玻璃上,写上”玻璃字”体,然后反过玻璃片来印证便知对称效果。 ”玻璃字”用不同书法体书写出来,如篆、隶、楷体。字形亦会因不同书法体而有不同程度之对称效果;例如 '留’,'行’,'丝’ 及 '世’ 字在隶书中可算是对称字,但这些字在楷书当中,对称效果则不太理想了。 '箫’字所以不列入玻璃字库,不用古人解释,答案亦可凭字形结构、各*种书法体的结构,客观地细分出来。 首先我们把'箫’字的 '肀’部首分拆出来,看'肀’的形状跟申字差不多,但中间部份的田字左边少了一 竖,试问以'每字左右两边对称’的标准,把'箫’字列入”玻璃字”,是否太主观呢? '玉’字,古字结构, 看玉字篆书古体的写法: 玉字隶书的古体写法: 都属”晶体玻璃字”。 ~ “尺”字的隶书写法: 上口下人(拆解),属 ”水体玻璃字”。 抚心而言,单看 '世’字,左右的确没有完全对称,但看事物要看全*面,'世’的古体字、异体字:'丗'、'卋'。是左右对称的'晶体玻璃字’,所以通用字里的'世’字,便被纳入为为 '水体玻璃字’,这例子,便如'华’字和'華’字、'灵'和'靈'的原理。 '华’字也不是对称字,为什么'华’字在曾兄的作品可以使用推广,而 '世’ 字又否定甚至推*翻为,只是 '编所谓玻璃字典的人的喜好而已。’??是谁有厚此薄彼之嫌?? 古体字、异体字:是如今通用字的另体,其发音和字义与如今通用字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些字的踪至甚至在现今的权*威辞典里随*时可根据通用字查阅的。 而书法字体,大部份都是临摹通用字的古体字、异体字。所以 '玻璃字庫’ 也是根据 '书法字体’ 去归纳,而不是由编字人的个人主观或喜好而定。更没有模棱两可之说。 以下的字体,供曾兄参考: '今’ 字的古体字、异体字;'仐’ 亦是左右对称的 '晶体玻璃字’ ! '箫’字的古体字、异体字 ; '萧’不是对称字。 '家’ 字的古体字、异体字 ;'宊’ 不是对称字。 '盈’ 字的古体字、异体字 ;'溋、盁’不是对称字。 '字’ 在辞典里没有展现异体字,主体不是对称字。 ********************************** '玻璃字体’和'诗钟’这两种玩意只是清朝才开展的文字游戏,在历史悠久的辞典,当然找不到玻璃字眼。 638 诗要求尽量避避的撞韵挤韵连韵,同样适用于词。 639 律绝中的副词转意,乃是行家的老到之手法。 ~ 举例无主语的句子(其它可触类旁通):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个是句外主语的目的~为了更上一层楼 ②一杯浊酒喜相逢。 一个是句外主语的目的~为了喜相逢 556 没有主语的句子,只是表面现象。 557 至于句中有主语的目的更*好理解了。 举例(其它可触类旁通): 故人西辞黄鹤楼 句中主语的目的~是为了“西辞” 558 我们应喜于接受达意的新词汇。不要人已在今天,思维仍留在昨天。 559 主语无论是留在(显示在)句中,还是留在(隐藏在)句外,主语都是有目的的。 560 再举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很明显,句子的寻寻觅觅是谓语,主语在句外。 561 用特熟悉的文字,来表达特丰富的情感,这就是熟悉陌生感手法。 562 日月潭/波/弹/日月≈日月潭/主/谓/宾(波:拟人化主语) 风云岭/寺/领/风云≈风云岭/主/谓/宾(寺:拟人化主语) 563 诗人的独*特眼光不但是发现美,更是具有独到的表达美。 564 很明显: 故乡~偏正于一个物象 山水~并列于两个物象 565 日月潭/波/弹/日月~3/1/1/2节奏点 565 诗人,不但要善于寻找美,发现美,更善于表达美,抒发美。 566 我喜欢从语法结构入手,请看: 日月潭/波/弹/日月~定/主/谓/宾 风云岭/寺/领/风云~定/主/谓/宾 567 分析一个句子,我先找出主语物象后,其它陪衬则一目了然了。 568 我分折一个句子的方法是: 先找出主谓宾语,因为其它切为主谓宾语服务的。 而主语,或在句中,或在句外。 569 山水~山山水水,两个物象。 故乡~能理解为:故故乡乡吗?显然,“故”是服务于“乡”的。既:只有一个物象。 570 善于描写于启承,更善于抒怀于收笔。 571 大写的三种词性具体运用之例: ①大写的字母~大写:名词 ②依照文字的大写形式进行书写~大写:动词 ③大写的人生~大写:形容词 572 山尽崚嶒劈翠烟。~尤喜这句,“劈”令画面意境顿时生辉。 573 收笔的一个目的~令人画面想像中。 574 收笔的另一个目的~令人情感上层楼。 575 景收笔的目的~将情感寓于物象中,更有品味。 576 物象的目的,总是为了情感而运用。 577 收笔又一目的~令人情感产生共鸣中, 578 月光下的薄雾,似轻纱。 薄雾下月光,似奶花 579 格律指平仄。 病联既病句,与格律无关。 580 诗,联的某一句尤为有品味~指的是对作者的此句意的品悟,与平仄失调无关。 581 作者应善于捕捉常见物。 作者更应善于抒怀于常见物。 582 风雨~可理解为:风风雨雨。既,两个物象。 而生涯~能理解为:生生涯涯吗?显然不行的。既,只有一个物象。 583 我的理解是: 客里生涯~他乡的生活之路 窗前风雨~窗前的风风雨雨 584 连绵词可以对并列词组~作为宽对,解析正确。 585 另外,四七式句的对联,其每句的末后一个字,应当是平仄交替。这样更符合马蹄韵。 586 格律错误的其中一条对联~我称其为:拗联。 语法,修辞错误的其中一条对联~我称其属于病句。 587 格律错误不是病句,須明白。 品味~品的是句子意境。须知,格律不谐的好句子,仍有品味。 588 我常用的诗*词手法是: 扣题启承,扣题转结。 589 捣练子 阿里山情 将夜举,把晨邀,峰插云端岭似潮。 海峡休拦亲骨肉,我身誓化返乡桥!~拟人化收笔,应是一个创*新的手法。 (词林正韵 依李煜格) 590 须明白,格律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591 不论是散文,还是对联,它们都是由具体的文理达意的句子组成的。它们与平仄无关。 592 诗*词的收笔,总是要或明或暗地扣题抒情的。 593 情收笔~字面有个人情绪,情感。既:明抒惰。 景收笔~字面看不到个人情绪,情感。既:暗抒情。 594 上联若为大拗句时,下联要救之。若上联为小拗时,可不管它。 595 格律失调后,有以下两个方法: 自救~指本句中平仄相救。 互救~指两句间平仄相救。 596 仄仄仄平平平仄~首先,它不是马蹄韵。且偶数位平仄明显失调。所以,它就是大拗句。反过来问,偶数位失调,它难道是小拗句吗?还是正格吗? 597 善于从纷纭的事物的表象看到清晰的事物的本质,既,善于从个性中抓住事物的本质。没有可要凡是小拗句,尤其是大拗句都去找古人的例子。因为,理论通了一通百通。 ①小拗句,万变不离其宗~均是奇数位平仄失调。 ②大拗句,万变不离其宗~均是偶数位平仄失调。 598 塔/高*升*月/吻≈≈宾/高*升*主/谓/:倒置的主谓宾 野/阔*落*霞/陪≈≈宾/阔*落*主/谓/:倒置的主谓宾 599 ① 不要抱着词典来看待新词汇。升起的月亮,难道是动词吗?这么一目然的名词,应懂的。既然能看懂“落霞”是名词,就能看懂的触类旁通于的“升月”了。 ② 升月~公品牌,为何不能引用?升起的月亮难道是动词吗?何况“升月”是某公司的冠名,而不是专利。 ③ 落/霞~动词/名词,动/名结构,既:动宾结构。 升/月~动词/名词,动/名结构,既动宾结构。 600 深圳,不但是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楷模,更是敢为天下先创词楷模。 试想,深圳年每天那么多的新公司冠名和注册,难道工*商*局都要抱着词典里已有的词组来批准吗? 601 应知道: 平仄失调~就是拗句。 而拗句~又分为小拗和大拗 其中,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则须救之 这是多么简单的救拗基本的知识。 602 升月~该公司冠名时,还要先去查词典吗? 词典没有的词汇,就不能创*造一个吗? 该公司用“升月”去注册时,工*商*局也要抱着词典有的词汇才给注册吗? 升月的具体含义,该公司自有其特殊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但取要敢为天下先去创业,同样需要敢为天下先去创*新词汇。 603 另,四/七(或三/七)式每句末后一字,若平仄交替,则更具音律美感。 604 应明白格律基本的常识: ①平仄失调~还是马蹄韵吗? ②既然不是马蹄韵,为何学者们会使用变格这一词汇? ③为何出现拗句这一词汇? ④拗句分为几种? ⑤什么情况下不去救拗? ⑥什么情况下须去救拗? 605 物象失对,一物对两物,诗钟当避之,普通对联里,也是能避则避。 606 建筑是静止的诗*词 诗*词是律动的建筑 607 新词如同雨后春笋涌 青山应当敞开怀抱迎 608 汉语中,人们已习惯了连绵词的称呼法。 其实,如果称其为连绵词组,应是更名符其实。 因为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字组成的。而词组,是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 609 连绵词大全里汇集的连绵词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我反复琢磨后,发现如下原则: ①须是专*用词组,或外来译音后的词组。 ②须是没有中*心词的词组。(如:主谓、动宾、偏正,都各有中*心词)。 610 港坛《应对联》首*席版主随笔心笺对“救拗”的见解回复如下: 浪兄,以下是个人对拗句的基础了解。 ①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都是诗、联常见的 '拗句’!这'拗句’名称的由来,先要从'孤平’(仄平仄)说起; ② '孤平’ 只针对平声收句的第四个字,(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句子便是孤平! ③ 对于仄声收句的句子,甚至只有一个平声(仄仄仄平仄仄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没有'孤平’这定义存在,我们只定义此句式为拗句。另外(仄仄仄平仄仄仄)也是属于'大拗句’之一。 ④ 律法所定;135不论、246分明。凡在135位置失替的句子,我们称为 '小拗句’,反之,246 位置失替的句子,我们称为'大拗句’。 ⑤ 在诗中:小拗句可救可不救,大拗句应救。(一般只用135的平仄调换补救,这是题外话) ⑥ 在诗钟里,甚至完全不容'拗句’存在、且1、3可以不论,而5则平仄应守之。 ⑦ 在联中:由于没有拗、救之说,但容许'拗句’存在。遇上'拗句’,我们只要以正格对之便可。 如; 1. 出句:仄仄平平仄平仄(大拗句)第六字失替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正格) 1a 出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大拗句)第六字失替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 2. 出句:平平仄仄仄平仄(小拗句)第六字合律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而这个例子: 以后竹篱多蝴蝶 仄仄仄平平平仄 根本不是一个律句,所以只能列为出律,而不属于拗句。 ~~~~~~~~ 浪花的回复如下: ①律法所定;135不论、246分明。凡在135位置失替的句子,我们称为 '小拗句’≈≈同感, 反之,246 位置失替的句子,我们称为'大拗句’。≈≈同感。 ~ ②在诗中:小拗句可救可不救,大拗句应救。(一般只用135的平仄调换补救,这是题外话)≈≈同感。 ③在诗钟里,甚至完全不容'拗句’存在、且1、3可以不论,而5则平仄应守之。≈≈同感。 ~ ④在联中:由于没有拗、救之说,但容许'拗句’存在。 遇上'拗句’,我们只要以正格对之便可。 ~~~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 对联虽然没有救拗一说,但实际上的正格对之,已经暗中补救了上面的拗口句中的那个拗口字了。只是没有点破而已。因为,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暗中救拗。 611 西望瑶池降王*母 平仄平平仄平仄--明显的拗格 。≈关键是:王/大拗格 平仄平平平仄仄--正格。≈关键是/第六个“仄”声,已悄然救了上面。 612 分析一个句子,先从主谓宾入手。是基本的手法 613 一三五平仄失调~小拗句,小疵也。可救可不救也。 二四六平仄失调~大拗句,大瑕也。当救其也。 614 浪花突然感悟的易混淆的形(形容词)名(名词)结构,动(动词)名(名词)结构的词性分辨: ① 将其看成是形名中的过程,均视其为形容词。~(特注:以下词组虽然纷具个性,但是,其共性却是形名结构) 例如: 多云,狠心,刺眼,晚辈,外头,头端,空心,平生,大气,空洞,公道,巨型,过时,无能,定量,高声,高等,大胆,重点, ②将其看成是形名后的现象,均视其为名词。~(特注:以下词组虽然纷具个性,但是,其共性却是形名结构) 例如: 晚辈,外头,平生,空洞,公道,定量,大气,宏图,华年,壮志,大道,豪情,细雨,狂风,暴雨,朗月,闲云, ③ 将其看成是动名中的过程均视其为动词。 (特注:以下词组虽然纷具个性,但是,其共性却是动名﹤动宾﹥结构) 如 : 生气,无能,定量, ④将其看成是动名后的现象,均视其为名词。~(特注:以下词组虽然纷具个性,但是,其共性却是动名﹤动宾﹥结构) 例如: 落叶,飞花,流水,流年,流星,望月, 逝水,围棋, ~~ 534 个人理解: 工对~分有词性工对和词类工对。 宽对~分有词性宽对和词类宽对。 535 词类工对~常用在在诗钟,无情对里。 词类宽对~常用在律绝,对联里。 词性工对~常用在律绝,对联里。 词性宽对~常用在律绝,对联里。 535 律绝,对联里后平仄失调,应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纷纭的个性看到事物的共性,既:无非是两大结果~(小拗句和大拗句) : ①要么是奇数位平仄失调(小拗句)。 ②要么是偶数位平仄失调(大拗句)。 536 流水对之探讨: ① 顾客回头缘得利 商家笑脸果知名 ~上下联各说个的,非流水对 ②如果改为如下: 顾客回头缘得利 商家笑脸盼扬名 ~上下联关联,则成了流水对。 537 会作无情对,那么,再去作诗钟和对联,就会得心应手了。 因为: 无情对的个人秘诀就是“小字工对,整意颠*覆”。而这个小字工对~就是每个具体的单字词类工对。 538 孤平与拗句的再分析如下: 白波九道流雪山 分解一下: ①白波九道流~波:孤平小拗 ②九道流雪山~流:孤平大拗 ③白波九道流雪山~①②合在一起,可看作是:古风大拗句 539 八月湖水平~湖:孤平;水:大拗 涵虚混太平~太:救拗“水” ~ 我宿五松下~松:孤平且小拗 寂寥无所欢~所:救拗“松” 540 通过538,539的举例,感悟到~理论知识越研究越明了的两大结果(可触类旁通三平尾、三仄尾)。既: ①句中奇位字平仄失调,定是孤平小 拗句。 ②句中偶位字平仄失调,定是孤平大拗句。 541 孤平~常见的普通拗格,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无须拿律绝的孤平来评论对联,应知道对联中,可不要顾忌孤平的。 542 工具书中的词汇,永*远是动态中修定和补充的,因为,新词汇的出现是无穷无*尽的。 543 网络交流中,只承认工具书中的现有词汇,而不肯承认暂时未入书的新词汇,乃是机械唯物主义者。善于接受并创出新词汇,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 544 风~可以翻动,可以撕扯,可以穿越,可以舞动,可以扫动。亳无疑义。问题是~谁见过风可以步吗? 545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主语“风”翻书,无理而妙哉。 阵阵和风步步娇~主语“风”怎么会“步步娇”?令人不可喻理。且以主语“风”观察全句之意,正是擎纲挈领,决不是断章取义。 546 理解一个句子,先从主谓宾入手,这是我喜用的方法。 具体如下: 丝丝/细/雨/声声/慢,≈≈丝丝/细/主语/声声/谓语 阵阵/和/风/步步/娇。≈≈阵阵/和/主语/步步/谓语 547 意境和格律是两回事。意境永*远*第*一位,格律永*远让位于意境。当然,意境美,同时又格律美,更是锦上添花。 548 一句话的主干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主谓宾。句中其它位置的词汇,均是各自为主谓宾服务的。 549 须知~孤平,不是对联的禁忌。 550 举例~平平仄仄平平仄节奏美的马蹄韵格式,只是格律美。它与意境无关,因其句里,只有平仄,没有物象,意象。 551 浪花认为≈句子中更简单的主干~只有主谓。因为谓语是解释主语的目的是什么? 552 既然大家都在玩孤平,不正是目前仍被大家认可吗? 53 孤平论,可适用于律绝,并不适用于对联。这是我的观点。因为对联*通则并没有禁止孤平。 554 一句话,有吋虽然没有主语,但,仔细分析,却是句外~(见括号里)~有主语的。~<其它触类旁通>。 比如: (老师)讲课;(管子)滴水;(鸟儿)扇动翅膀。 奥妙的同字多词性组合效果之举例(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架/架~名词/动词(主谓) 架/架~动词/名词(动宾) 架架~名词名词(并列) 架架~动词动词(并列) 710 诗*词对联中的“词”有两个含义 : ①单个的汉字 ②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词汇 711 从数学的观点看,诗*词、对联中的“词汇”也分为两种 : ①由“词”排列而成。例如 : 举杯消愁愁更愁 日月潭前谈日月 ②由“词”组合而成。例如 : 江山代有才人出 712 上、下联关健是~要求“潜气内连”。 既 : 上下照应。否则,就是“意隔”或“境隔” 713 同样,每句里也应做到“潜气内连”。 既 : 前后照应。否则,就是“意隔”或“境隔” 714 诗*词里的排比句,类似数学里的有限循环小数。 715 对联,为何要求下联意境胜过上联? 我的理解是 : 上联、下联分别类似于数学中的分子、分母。且分母数大于分子数,这个分数才成立。 716 含有机关对联的一个小技巧在这里,它类似于数学中的交集。如 : 山青水秀才知道。 其中的秀起承前启后之交集作用。藏有两个词汇。既 : ①水秀 ②秀才 717 切记,诗钟的严格不是一般对联可放宽的。诗钟的第五、第六字的组合,要么是平平组合,要么是仄仄组合。 不可出现平仄,或仄平之组合。 718 回文句倒着念之分析 : ① 风追浪~念得通,说得通。 浪追风~念得通,说得通。 ② 峰举月~念得通,说得通。 月举峰~念得通,说不通。 ③ 路远兮~念得通,说得通。 兮远路~念不通,说不通。 719 两个字的名词词组语法结构之分析(其它尽可可触类旁通) : 例如 : 南/京,偏/正,方位词/中*心词 视为偏正结构式名词。 京/南~正/补,中*心词/方位词。 视为补充式结构名词。 720 欣赏/芭蕉/朋友/*多 谓语/宾语/主语/*多 721 霜枫/野菊/醉红妆 野菊~不可一“野”障目。虽然其颜色有红紫粉黑白,但因其扣住了“醉红妆”,很自然地想到此野菊为红菊。见如下 : 红枫/红菊/醉红妆 722 *诗*词贵在有思味,对联同样贵在有思味。 723 如同诗*词贵在有意境、诗境。对联同样贵在有意境、联境。 724 拿/书~动/宾 拿起/书包~动/宾 拿起来/书包带~动/宾 (以上动/宾之结构分析,可触类旁通于主/谓,偏/正结构之分析) 725 当明辨如下 : 回家/夸奖~动宾结构的动词/连动结构的动词。 726 雪中咏竹~正是咏吟“适者生存”。因为自古至今,都是~诗言志! 727 卧虎湾碕湾虎卧~回文句之意是 : 卧虎湾碕的湾在虎边卧着。且~湾被拟人化。 728 望海楼阁楼海望~回文句之意是 : 望海楼阁的楼在海边望着。且~楼被拟人化。 729 因为,借物咏志的*词联,更有韵味,思味! 73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物咏志的千古典范! 731 出句、对句,至少应先做到自圆其说。 732 在达意中炼字,在炼字中达意。 733 出句、对句之句意,应做到潜气内连,而不是前后相隔。 734 句意应让人理解,而不是费解。 例如 : 高山矮~令人不好理解 北望高山矮~同样不好理解 西堤北望高山矮~堤比山还高吗?费解 735 所以,句中前后内容,应相互衬托,才易理解。 例如 : 西峰北望高山矮~就好理解了。因为峰与山前后衬托着,有比较才有鉴别。 736 对于长联,领字的平仄~可平可仄,每句尾字的平仄~可两两交替。 737 我的理解是: 长联每句末的马蹄韵,或一一交替,或两两交替,均可行。 举例如下 : ① 一一交替 憾江上石头,抵不住迁流尘梦。柳枝何处,桃叶无踪,转羡他名将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迹。 问湖边月色,照过了多少年华?玉树歌余,金莲舞后,收拾这残山剩水,莺花犹是六朝春。 ② 两两交替 : 有何妙算各争先。问虎踞龙蟠,衮衮英雄安在?休论他挥戈除暴,窃鼎称尊,到头来一局终场,好梦都成千载恨。 至此愁关真打*破。叹梁空燕逝,茫茫世事如斯。且任俺引水流觞,催诗击钵,放眼去全图入画,青山犹是六朝春。 738 秘/密的区別如下: 秘 特指暗地的。例如~秘诀 特指稀*有的。例如~秘本 密 特指空间的。例如~密友 739 句中前后物象应是~类似于充要关系。 740 做/作之区别: 做~客体是具体的 作~客体是抽象的 741 词组中的小字词性工对,类似于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 742 鱼竿钓~类似于数学中的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743 用反义词相对,更见手法,更有思味,联味。 744 诗*词联的手法,形式永*远服从于内容。 745 借对~可理解为借用词的多义性来对之。恰似无情对的手法。例如 : 行李/摘桃 寻常/七十 746 流水对~可理解为一句话,分为两句来说。 747 平行对~可理解为两句话,各为两个潜气内连的画面。 748 一首诗*词的意思往往落在了末后一句。 749 同样,对联中*出句、对句的意思往往落在了末后一个字,或末后三个字。 750 领字联~往往更具气势。 751 撒豆/成兵~手段/目的。(类似成语可触类旁通) 752 句子分析(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水带/滞销~妯娌/愁 主 /谓 ~主 /谓 因为 ~所以 753 三脚对可分为两种 : ①物象三脚对(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例如 : 木桌/师生~一个物象/两个物象 米面/水壶~两个物象/一个物象 ②词性三脚对(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例如 : 下海/跟随~一个动词/两个动词 考虑/回乡~两个动词/一个动词 折柳/路桥~一个名词/两个名词 学校/开门~两个名词/一个动词 754 所以,只要是出现了三脚物象对,或三脚词性对,均不是正*宗的对联,更不是严格的诗钟。 755 对联所以称作对联 正是字字词性相对 756 物象本身的方位(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例如 : 塔端,塔心,塔底;峰端,峰腰,峰脚 757 物象的位置(其它尽可触类旁通) : 例如 : 湖岸,江岸,海岸 758 一个句子中的词汇,应根据具体句子来具体分析,而不是孤立地看。 例如 : 望海楼亭/楼/海望 海望~结合具体在句子中,就是海边望着。 759 对联的一句话,应先找出主谓宾,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760 对联的句中应做到潜气内连。 761 对联的句间同样应做到潜气内连。 762 对联的句中应有因果关系。 763 对联的句中应有充要关系。 764 只有动宾,却不知道谁在动宾。 765 既使是动宾,也应令读者可以理解。 例如 : 开花~可理解 开果~不好理解 766 只有主谓,却不知道目的是什么。 767 既使是主谓,也应令读者可以理解。 例如 : 花开~可理解 果开~不好理解 768 各地的仿古建筑,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也会被后人看成古迹的。 769 句中新词汇,只能依据其在句中之位置来理解。 770 应学会从物象的共性看到物象的个性。举例 : 从野菊的共性~看到其各颜色的个性。 771 同样应从物象的个性看到物象的共性。举例 : 从其各颜色的个性菊~看到均是共性的野菊。 772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 : 野菊~是各*种彩色菊的总集 彩色菊~是野菊的子集 773 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现成图片。 例如 : 白云下面的电塔,电塔上面的白云。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现成图片。 774 对联里 : 本句自对~类似于平面几何里线段的左右轴对称。 句间互对~类似于平面几何里长方形的上下轴对称。 775 对于诗、词、联里的句子 : 不但要善于有理有据的逻辑思维, 更需要善于无理而妙的浪漫主义思维。 776 我们需要的是 : 不但善于发现寻常物象里的不寻常之美。 更要善于表达寻常物象里的不寻常之美。 777 (以下举例尽可触类旁通) 水带/滞销//妯娌/愁~主/谓//主/谓 前后主谓呈因果关系,或流水关系。 778 (以下举例尽可触类旁通) 望/海楼~省略主语的动/宾 楼/海望~拟人化的主/谓 779 (以下举例尽可触类旁通) 黄鹤楼阁/楼鹤黄~逻辑思维/浪漫思维 780 (以下举例尽可触类旁通) 两个字的词组,不外是主谓、动宾、偏正、连动。 781 (以下举例尽可触类旁通) 两个字的词组倒着念,不外是主谓、动宾、偏正、连动的互换。 782 两个字的词组,不外是汉语12类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各选一个的达意中的互相或分别组合。 783 诗*词联永*远是达意第*一位后,再玩所谓的机关。 784 再重复一下 : 水带滞销妯娌愁~用的是流水对的因果手法。 785 任*何具体词汇之意,都不可离开具体句子来释意, 786 僧敲月下门,就是僧人在月光下敲门。多么明明白白的优美迷人的画面啊。 787 律、绝以仄起式,往更有气势。 788 对联的首字为虚词,往往令此句尤为有品味。 789 同样,对联的句中有虚字,往往起转换前半句之意之作用。 790 律~七言律诗、五言律诗。 791 绝~七言绝句、五言绝句。 792 绝句~或取律诗的启承句。 793 绝句~或取律诗的承转句。 794 绝句~或取律诗的转结句。 795 古风~就是不讲究字数。 796 古风~就是不讲究韵脚。 797 古风~就是不讲究相对的词性。 798 古风~就是不讲究平仄。 799 仄声作韵脚,往往更有情感感染力。 800 如同诗*词的收笔~贵在有诗味,有思味,对联的上、下联,同样要求有联味,思味。 ≈≈≈≈≈≈≈≈ 古诗奇数位孤平句举例: ①万*里杨柳色,出关别故人。(杨:孤平)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孤平) 古诗偶数位孤平句举例: ①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深:孤平) ②不明不暗胧胧月,不暖不寒慢慢风。明,寒,孤平) |
|
来自: 振波浪清 > 《诗词联诗话重新整理的集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