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诊断肥胖的标准。BMI=体重(以千克为单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米为单位)。[2]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1.75)=22.2。[3]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规定BMI25.0~29.9为超重,BMI≥0为肥胖。此诊断标准是国际学者常用来诊断肥胖的标准。[3]199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肥胖症发生率为8.2%,发达国家为20.4%,发展中国家为4.8%。按此标准,1996年中国成人18.82%为超重,2.48%为肥胖症。但是如果用此诊断标准评价亚太地区的人群发现,虽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相关疾病却可能发生了。因此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于1999年又提出了定义亚洲成年人肥胖的BMI标准(表2)。[3] 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统计,确定中国人群BMI18.5~23.9为正常体重;BMI24.0~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能直接反映绝大部分成人体内脂肪的百分比。但有学者提出异议:BMI的计算过分简化,肌肉非常发达的人按此计算也会被认为超重和肥胖症。所以对于运动员、健美爱好者、孕妇等特殊群体不适用此标准,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计算。[3][4] ![]() 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 对照表下述表格仅仅对亚洲人士体型,仅做参考。上下10%均为正常。[5] 男子男子标准体重对照表(千克,厘米) 女子女子标准体重对照表(千克、厘米) 标准体重判断标准中国成年人(18-64岁):健康体重的BMI范围为18.5—23.9kg/m²。 65岁以上老年人:BMI理想范围为20—26.9kg/m²。 80岁以上高龄老人:BMI适宜范围为22.0—26.9kg/m²。 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7] 标准体重计算方法基于身高的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80)×70%。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70)×60%。 亚洲人适用公式: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7] 简单粗略计算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7] BMI计算法根据BMI范围判断体重是否健康。[7] 维持标准体重方法合理膳食: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7] 适量运动:建议每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等。[7]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7] 定期监测:定期称重,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