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清寺(二)| 还没过桥,便遇到了四个和尚。

 初心部落 2025-06-07 发布于北京

我是如此深切地遥想着那条璀璨千年的河……

国清寺山门前的丰干桥(此图取自网络,侵删)


始建于宋景德三年(1006年)的丰干桥以前不叫丰干桥,叫五峰双涧桥,因周环五峰、勾连双涧而得名,后来,为了纪念成名前在此舂米、得道后住锡于此的高僧丰干禅师而改名。它是一座与隋塔、隋梅差不多古老的单孔石拱桥,长约五丈、宽一丈许、高一丈三,石雕护栏、卵石铺面,千年以来不知渡了多少两岸众生,桥下依时涨落的流水无有悲喜地流淌着,可濯足濯缨,可浇花灌木,一如应机随缘的菩萨,时时处处皆可济世渡人。
《景德传灯录》是这样记录丰干的。
丰干禅师居天台国清寺。
初,闾丘公(胤)牧丹阳,忽头痛,丰干咒水喷之,立瘥。
闾丘异之,乞一言,示此去安危。
曰:“若到任,须谒文殊、普贤,在天台国清寺执爨洗器者,寒山、拾得也。
闾丘访之,见二人围炉笑语,闾丘不觉致拜。
寒山、拾得二人执闾丘公手笑曰:丰干饶舌。
一个越品越有趣的记录。莫名想到有头风病的曹操、以及因为拒绝继续为他治病而被他杀掉的神医华佗,医者父母心,管他曹阿瞒是治世的能臣、还是乱世的枭雄。还是丰干高明,不仅慈悲心肠,还看得开看得远,治愈了闾丘刺史的头痛,不也给自己往后在国清寺的修行带来许多方便么,又何尝不是一桩现世的因果。
曾经的舂米僧丰干,烧饭的寒山、洗碗的拾得,在当时名重天下的国清寺,都不算正经的僧人。尤其是不受当局待见的丰干,不仅多嘴多舌,还有不修边幅、肆情任性的嫌疑,他用口喷冷水的方式对治闾丘刺史的头痛,颇有禅门风姿。
无独有偶,与国清寺有泼天之缘、对国清寺有齐天之功的智顗大师,也曾用非正常手段治病救人,《续高僧传》如是记载:
萧妃疾苦。医治无术。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至第六夕。忽降异鸟飞入斋坛。宛转而死。须臾飞去。又闻豕吟之声。众并同瞩。顗曰。此相现者。妃当愈矣。鸟死复苏。表盍棺还起。豕幽鸣显示斋福相乘。至于翌日。患果遂瘳。王大嘉庆。
此事大约发生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那时候的杨广还只是晋王,离他登极还差八年,起死回生的萧妃也还不是皇后。
就是这个出生于皇家、婚嫁于皇家、辗转流落于皇家、也崩逝于皇家的萧妃,后世对她有许多上不了台面的编排与演义。有点让人难为情的是,以前也看过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及蔡东藩的《唐史通俗演义》,具体到萧妃,记住的偏偏就是她的“母仪天下、命犯桃花”,以及她是如何将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东突厥的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以及大唐雄主李世民串在一起的,如此说来,我也并不比那个用“母仪天下、命犯桃花”的八字咒语判了萧妃一生命运的算命先生高尚多少。
想想也并不意外,在弱肉强食、物化女性的古代及近代,一个美丽女人的坎坷经历本身就是孱弱男人用于暗室意淫的春药。
当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还是在国清寺的后厨烧饭洗碗的寒山、拾得那次流传千古的一问一答来得高明。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我还没过桥呢,便遇到了四个和尚。
桥的那边,又是何等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