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2.5亿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最新揭秘

 fxiaog 2025-06-09 发布于安徽

前不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世界糖尿病大会在泰国曼谷召开,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探讨糖尿病研究、治疗与护理的最新进展。

此次大会的一个“重头戏”便是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1]的发布,其中信息量可真不小。

从全球范围看,2024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20~79岁)总数约为5.89亿,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1.1%,相当于每9个人中约有1人患糖尿病。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其中大约有2.52亿人还尚未意识到自己有糖尿病。

图片



聚焦中国:

患者人数最多,近半数未被确诊

作为糖尿病大国,中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2024年,中国20岁到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48亿,预测2050年将达到1.68亿。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T2DM)。

image.png

2024年与2050年全球20-79岁

糖尿病患者数量TOP10国家/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的未诊断糖尿病患者数量也位居全球首位,流行病学筛查中发现有将近一半(49.7%)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筛查前未被确诊

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及时治疗和管理,往往面临着更高的并发症风险。这份报告,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糖尿病问题的严峻性和早诊早治的紧迫性。



早期干预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众所周知,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预期寿命。

而预防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糖尿病早期,即糖尿病病程<5年、无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等并发症的阶段,此时及早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此次大会最新发布的《IDF全球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简称“2025 IDF指南”)中就强调:


早期强化血糖控制不仅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还可产生持续数十年的“代谢记忆效应”,减少远期并发症。[2]

过往的许多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在一经诊断就开始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干预结束后强化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水平逐渐趋于一致,但在10年后的随访中发现,早期强化治疗的患者不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依然低于对照组,而且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也低于对照组,表明了早期严格控制血糖与长期随访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相关[3]

图片



二甲双胍基石地位再夯实

助力T2DM全程管理

关于糖尿病管理,降糖药的选择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2025 IDF指南的“最佳管理(Optimal Care)”和“基本管理(Basic Care)”两种建议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T2DM早期阶段的单药首选用药[2]

指南引用UKPDS研究数据,指出了早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意义: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早期强化降糖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31%,全因死亡风险25%,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19%,且这种获益长期持续[3]


不仅如此,二甲双胍的基石地位还贯穿了T2DM的全程管理。

图片

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IDF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使用二甲双胍作为额外的干预措施,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针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25 IDF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为单药治疗一线药物,也是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物:


新诊断且无并发症或心肾低风险的T2DM患者:推荐二甲双胍作为单药首选用药,必要时选择联合治疗。



新诊断且存在心肾并发症或相关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推荐二甲双胍作为基础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正在接受治疗但血糖未达标的T2DM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心肾并发症或危险因素,均建议加强生活方式调整,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进一步治疗。[2]


20年前,IDF首个《全球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发布,就已经明确了二甲双胍在T2DM治疗中的基石地位。[4]

时至今日,在新版IDF指南仍推荐二甲双胍作为一线基础用药,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基于对全球糖尿病防治现状的多重考量。2025 IDF指南中特别指出,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背景下,二甲双胍的高性价比特质,使其成为实现糖尿病治疗的基石性保障。

编辑:陈艺鸿
绘图:乐子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本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



一分钟自测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问题

选项

分值

1.年龄

≤35

1

36-45

3

46-55

6

56-65

9

≥65

12

2.腰围

男性

(cm)

≤76

1

77-87

4

88-98

8

≥99

12

女性

(cm)

≤66

1

66-77

3

78-89

6

≥89

9

3.父母或兄弟姐妹

是否患糖尿病

1

8

提醒:若男性≥17分,女性≥14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咨询医生,进行糖尿病检查。

图片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 2025. https:///resources/idf-diabetes-atlas-2025/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Global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ing Type 2 Diabetes-2025. https:///t2d-cpr-2025

[3]Holman RR, Paul SK, Bethel MA,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9(15): 1577-1589. DOI: 10.1056/NEJMoa0806470.

[4]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Global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 Brussels: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5. 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Global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 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 comprehensive, and minimal care. Diabet Med. 2006; 23(6): 579-593.

*声明:本资料仅为信息传递及知识普及之目的使用,不得取代医疗专业人士的意见或处方。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