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因为知道巴纳姆效应,所以我一直很排斥人格测试和星座学说,但是那个晚上用了一晚上时间去看相关的分析,发现这真是我,把我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东西都说出来了。 不得不承认,心理学知识的奇妙。 这也就是我说的“明白了一件事,可以解释很多事”。 INFJ型人格,被称为最为稀有的人格,世界上只有1%的人,而且男性最为罕见,只有0.25%。 我恰恰就是那最为罕见的。 看完了分析,一切顺理成章。 INFJ的十大主要特征(性格底色),第一条,就敲中了我: 喜欢玄学、神秘学、哲学、心理学、宇宙人文知识,还有极少数对佛学、道学感兴趣,知识储备相当冷门小众。 不幸的是,我又是那极少数的,呵呵。 ![]() ![]() ![]()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 蓦然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即使只有0.25%,也依然有我这样的一类人。 庆幸的是,我从事了这种人格的所谓的“热门职业”。 ![]() 大概,这就是天意吧。 据说,这是因为这种人格对人性敏锐,不需别人开口,就能察觉出别人细微的感受。善于读懂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善于挖掘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对人性把握深刻,能够看到别人的未来,喜欢作为别人精神世界的引路人。希望看到被自己帮助的人自己觉醒。 或许吧。 又想起了一个哲学问题:未生我前,谁是我?既生我后,我是谁? 在自我认知上,我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相关的学说,还有低阶、中阶、高阶之分。 对照了一下,我正在由中阶向高阶过渡。 怪不得这几年如此痛苦。 既然如此,就让我慢慢进化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这几句话是当年我学政治的时候背过的,至今依然能熟练背诵, 写完这篇东西,又应了一条: 喜欢记录。喜欢文字,而不是口头表达,不擅长即兴发挥(这条其实我比较擅长)。文字会给infj一种放松平和的感觉。infj的文字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喜欢通过文字对人进行启迪和指引。 能否启迪和指引别人,暂时不知,但是喜欢记录却是真的。 这不,又记录了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