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古籍中的,治肛周脓肿方

 文艺06 2025-06-09 发布于天津

大家好,我是肛肠科医生周秀扣

今天分享一个肛门肿痛方,临床验证也可以用于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初期特点,多以红、肿、热、痛为初起症状,表现为肛周肿痛,中医称为脏毒。

“脏毒”的定义并不统一,有三种情况。一个是指痢疾,脏中积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二是指便血,下血污秽(《儒门事亲》);三是指肛门肿硬、疼痛、流脓血的肛周脓肿、肛瘘等疾病(《血证论》)。另外,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克罗恩氏病等也属于“脏毒”范畴。

中医古籍中的,治肛周脓肿方

今天介绍的这个治疗脏毒的方,最早出自于清代祁坤所作的《外科大成》,

成书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祁坤在绪论中言:攻毒者如攻贼,贼必有穴。今天介绍这个方,就是脏毒的攻穴方。名为一煎散,原文记载用于治疗肛周肿痛。

原文:脏毒者乃肛门肿痛也,而有内外虚实之殊。因浓味勤劳而得者,则脉数而有力。肛门边突肿,形如李核,大便利,小水赤,甚者肉泛如箍,坚痛如锥,此为外发。易治。

一煎散组成:当归尾 皂角刺 桃仁泥 穿山甲(炒) 甘草 黄连 枳壳 槟榔 乌药 白芷 天花粉 赤芍 生地 红花 玄明粉 大黄

用法:用水二钟(约现代用量480毫升)。浸一宿。次早煎一滚。空心服之。俟行三四次(排便3、4次后)。以薄粥补之。

注:“桃仁泥”,即指捣碎研细而成的桃仁。

一煎散主要治疗热毒炽盛、湿热下注之脏毒。从方药组成,可以发现,一煎散是由桃红四物汤、调胃承气汤、仙方活命饮加减而成,三者分别主调血瘀、肠积、湿热,配伍组成,使气血兼清,瘀火共治。

中医古籍中的,治肛周脓肿方

其中:

红花配桃仁——,两者都是活血化瘀药,其中桃仁活血作用药性平和,没有寒热之分,另外桃仁是一个种子药,里面含20~30%的脂肪油,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活血化瘀,还推陈致新,配伍被称为“活血通经止痛”之要药的红花,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归尾配赤芍——赤芍凉血而化瘀,配伍当归尾活血破血,起到“行血以祛瘀,活血以止痛”之效。《古今名医方论》:“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

以上四味,都是桃红四物汤的组成药,其中白芍改赤芍,增加清热凉血、清肝泻火功效。

穿山甲配皂角刺——活血消肿,溃坚排脓。其中穿山甲善走窜,专能行散,通经络;皂角刺长于排脓托毒。

元明粉(芒硝)配大黄——两者配合共同起到泻下通便,清火消肿的作用。其中大黄攻下泻火逐瘀,元明粉在《珍珠囊》中被概括为“去实热,涤肠中宿垢,破坚积热块”。

黄连配天花粉——清热泻火。其中黄连主要清中焦胃火,也可清心火。中医讲:诸证疮疡皆属于心,心火一清,疮疡肿痛自然消散。天花粉可清气分热,清肺热、清胃热。

乌药配伍枳壳、槟榔——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又可加强消积导滞的功效。

一煎散通过对气血热肿的治疗,被称为治疗肛门肿痛的良药。

该文章仅作科普,不做任何用药指导。中医用药需严格辨证,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特别是口服用药,需慎之又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