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在分数允许的范围内(高考分同位分上下10分左右)选择院校,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院校的实力。高校的排名很多,但985院校、211院校、双非院校、原二本院校(全国有影响院校、地方有影响院校、专业性院校等)、原三本院校(合作办学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等)是多年形成的、有实力差异的一个大致的序列。能进实力强的高校,不选实力相对弱的院校,这样达到生源与院校实力的基本匹配。2025年本科在一批内报考录取,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我国的高校实力并没有因为今年的高考录取办法变更而有所变更。这是各位考生报考时所应注意的。 报志愿选专业,是个顶麻烦的事情。一是你手头上没有简明的“专业—就业”导图。专业多,专业知识繁杂。都是学啥,将来干啥工作呢,弄不清联系。而选专业又与将来的就业关系很大。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大家都很关注这件事。二是社会就业形势要不断变化。不能说现在哪些专业是热门,好就业;哪些专业是冷门,不好就业。等你本科四年,甚至硕士3年,博士3年一毕业,开始就业时,十年过去了,社会趋势早变了,报考时的热门专业早变成了冷门专业,冷门专业也会变成热门专业。三是你手头难有近三年的专业录取数据,像往年除了一本院校外,其他本科院校都很难得到这些数据。那就不能精确地评价你所选定的志愿方案。四是大学生源的供求问题,就业市场的供求问题。你不知道别人都报了啥专业,只知道今年都说那些专业很热门,例如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电气工程、通讯工程等等。如果大家选报志愿趋同度很高的话,一则该专业会优质生源扎堆,录取分数将抬高许多;二则大学其他专业会严重缺乏生源,影响国家总体招生。三则数年后就业某行业职位可能供大于求,供求严重失衡,将带来就业难的局面。 因此,选哪些专业,要看社会发展趋势。一般地,符合是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都是好专业。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形势会保持良好,或者向好。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这些专业今天即便是热门,好就业,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就好像你2025年高考考了500分,2025年清华北大的普通本科录取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么,我们的社会有哪些发展趋势?有哪些专业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是10年以后人能够不愁就业的? 现在的社会有以下发展趋势。起码从现在看,短时间内趋势改变有困难: 1.新生人口减少。 2.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3.社会科技发展导致各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社会数据蓄积越来越多,数据利用越来越重要。 5.国家战略、政策方向明晰。 由此,可见,符合这些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有很多: 1.新生人口减少,将带来多个行业大量社会资源的富余、闲置。那么这些行业资源,无论是市场调配,还是政府调配,势必要走向总体萎缩,优质保留,劣质转移。那我们报专业时,和这些行业有关的,像建筑、教育、医疗等专业,尤其是和新生人口减少密切相关的,譬如说妇产、幼教、建筑等,要慎报,这些行业就业需求将大幅萎缩,将选择最优质的人才入职。 2.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带来多个行业社会资源的供不应求。例如医院开始设立老年科。社区也开始设立托老所。对老年人的教育、医疗、消费等将严重供不应求。康复、理疗、治未病;老年护理,老年兴趣班,老年教育(生活自律性教育、老年伦理教育、法律教育、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等等);老年倾向性消费、老年婚姻、老年大学等等。好多还是空白。这是创业就业的好方向。 3.社会科技发展导致各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社会行业的智能化,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这也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将改变社会运作方式。那“理工医农”等大类学科,尤其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运用技术将渗透各个专业的课程。 4.社会数据蓄积越来越多,数据利用越来越重要。关于人类活动的数据信息将越积越多;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开发、利用,一则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效率,譬如社会治理效率、商业经营效率、教育效率、医疗效率等等。这方面的专业,会很热门。 5.国家战略、政策方向明晰。一是国际上高科技竞争的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二是行业走向智能化的紧缺人才培养。像国家电网、铁路、航空、汽车、机械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等等。三是国家安全建设人才。包括兵器、信息安全、核能利用等等。 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