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 - 需要经营 ◆ ◆ ◆ 婚姻很复杂,从来不是吃饭、睡觉、养娃这么简单。 时常有女性读者跟我吐槽说,任劳任怨做了许多,换来的却是老公的不理解,还嫌管得太宽,简直就是费力不讨好。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在复杂的婚姻里,没有学会“拎得清”的智慧。 关系模糊,责任混乱,事情纠缠不清,自然会把婚姻过得很吃力。 无论男女,只有在三件事上拎得清,婚姻才能幸福且持久。 01 拎得清“角色边界” 角色若是拎不清,结果就是,你不是妻子,而是变成了“24 小时保姆”。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婚姻里,你把老公当什么? 有的说当亲人,有的说当战友,有的说当搭档,有的说当“儿子”。 你把老公当什么,决定了婚姻的幸福程度。若你把老公当儿子,多半会累到崩溃。 许多女人在婚姻里是“三重角色的无缝衔接”—— 早上起来是“私人厨师”,按老公的口味准备早餐,唯恐他吃不好;白天是“生活秘书”,提醒他要多喝水,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你下班去买。 晚上则变成了“情绪导师”,哪怕自己累到眼皮打架,也要陪他聊,听他吐槽。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你就会把自己活成“妻子+保姆+母亲”的综合体,一心为了对方,却唯独没了“自己”。 你若把自己活成这样,所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
现实就是,你越全能,他越“无能”。如同一个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他的责任心会在你的“无微不至”中慢慢退化。 再加上“情感价值贬值”的不断作用,你以为“付出越多越被爱”,他却觉得“你做的都是应该的”。 所以,你首先要在角色上拎得清,知道妻子该做什么,保姆和母亲该做什么。 比如,做为妻子,你要做的是平等沟通,共同承担生活,给他一定的情感支持。 类似于帮他做决定,替他处理事情,无条件包容他的行为等,则超出了妻子的角色,属于越界行为,变成他的“母亲”了。 ![]() 02 拎得清“责任分工” 好的婚姻,是“合作共赢”,是“1+1大于2”,而不是“单方面付出”。 很多女人,在婚姻里活得像个“透明人”,完全不被看到。 老公把工资卡交给婆婆管,理由是“你总爱乱花钱”,孩子病了,他跟朋友喝酒到半夜,还说“你又不上班,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其实就是一种“责任失衡”,你承担太多,而他在坐享其成。 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他会对你“隐形剥削”。 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家都是我赚钱养的”,却忽视了你的“无薪付出”。 比如你放弃工作,或者放弃了升职的机会;你全年无休的做着家务,你费尽心思维护复杂的人情往来等等。 表面看这个家是他在养,事实上你牺牲了许多,也贡献了许多,却因为都是隐形的付出,最后什么都不是。
所以,责任方面一样要拎得清,不管是家务,照顾父母,还是孩子的教育,这些都是你们共同的事情,不要一个人担。 更不要把这些都揽到你这里来,好像就是你该做的。 家事要分工,自己要学会适当“偷懒”,培养老公的责任意识,这些都比你拼命付出更为重要。 03 拎得清“原生家庭边界” 不管跟谁结婚,最该坚守的原则:把自己的小家放在第一位,别让父母过度插手。 很多夫妻,就是因为婆媳矛盾,最终反目成仇,走到离婚的边缘。 有位读者就是如此,自从有了孩子,婆婆美其名曰帮忙带孩子,其实却变成了大家长。 不是嫌她饭做的不合口,孩子吃了营养不良。就是嫌她给孩子穿的不合适,说会捂出病来。 她私下里跟老公求助,可老公却说:“我妈是过来人,她比你经验丰富,听她的。” 老公的做派让她很崩溃:“这是我的家,凭什么啥都要听你妈妈的?” 夫妻本是一体,但却会因为父母的过度介入,婚姻从“夫妻”变成了“夫妻+父母”,婆媳或者翁婿矛盾一触即发,直接导致感情出现裂痕。 而且,父母一旦介入,就会出现更多的意见。你跟伴侣之间,意见都很难统一,再加上父母双方的意见,就会变得更加混乱。 意见多了,不知道该听谁的,彼此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让婚姻变成了战场。 现实生活中,父母介入的越多,婚姻出问题的概率越大。而“夫妻统一战线”的家庭,反而很少有矛盾。 所以,在父母介入方面,一样要拎得清。 首先,夫妻要统一口径,保持一致。事情面前,要先商量达成共识。 遇到跟父母有牵扯的事情,要学会缓冲,夫妻俩私下商量好再去面对。 婚姻要想过的安稳,不要有那么多的矛盾让人内耗,就要记住三个字:拎得清。
当你学会把“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拎清之后,婚姻才能变得更简单,更轻松。 如果你在婚姻里遇到困扰,不知如何是好,可以来找我,我来帮你。 作者简介: 刘洁,70后情感作家,一个有温度的婚姻咨询师,持续分享婚姻经营+个人成长的干货内容。与你一起,搞定婚姻,收获幸福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