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831字 阅读3分钟
你知道吗?中国有超过3亿人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它背后藏着心梗、脑梗、脂肪肝甚至胰腺炎的风险。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对高血脂一无所知。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数据,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35.6%,但知晓率不足20%。 不少人觉得,“我不胖、也不吃油腻,就不会高血脂”,但高血脂并不挑人。它悄无声息地伤害身体,等你意识到时,可能已经是血管堵住那一刻了。 就在今年4月,一款名为“佩玛贝特”的新型降脂药物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上市。对于长期受高血脂困扰、尤其是甘油三酯偏高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 高甘油三酯:比你想象的危险得多传统意义上讲,高血脂常被理解为“胆固醇高”。但实际上,甘油三酯的异常更容易被忽视,而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觑。甘油三酯一旦升高,会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脂肪肝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更重要的是,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影响极大,甜饮料、精制碳水、高脂肪食物和酒精,都是它的“助推器”。 很多患者明明在吃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下来了,但甘油三酯却始终居高不下。怎么办?这正是佩玛贝特登场的时机。 ![]() 佩玛贝特是啥?为什么值得关注?佩玛贝特(Pemafibrate)是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调节剂,由日本兴和制药公司开发,早在2017年就在日本获批上市。 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很简单——降低甘油三酯、提高好胆固醇(HDL-C),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控制坏胆固醇(LDL-C)。 这意味着,佩玛贝特的降脂机制更加全面,比起传统药物,它不仅“堵后门”,还能“开前门”,让血脂管理更有方向感。 ![]() 五大优势,让佩玛贝特脱颖而出1. 高选择性,副作用更少 佩玛贝特对PPARα的选择性是传统非诺贝特的2500倍,也就是说,它能更精准地作用于脂质代谢基因,不会“误伤”肝脏和肌肉。这解决了贝特类药物容易引起肌肉酸痛、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2. 降脂效果强劲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2年发表的PROMINENT研究,佩玛贝特在他汀基础治疗上,能让甘油三酯下降26.2%至50%,而且还能提高HDL-C水平。这对于“混合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简直是福音。 3. 可用于多种疾病 佩玛贝特不仅适用于常见的高血脂患者,它还被纳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家族性高脂血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未来的“适应症地图”可能会更广。 ![]() 4. 长效稳定,适合慢病管理 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佩玛贝特在多项长期随访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持续的降脂效果,这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5. 能与他汀联合使用 更重要的一点是,佩玛贝特可以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形成“一个降LDL-C,一个控甘油三酯”的互补组合,特别适合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的患者。 ![]() 不只是吃药,饮食也很关键光靠吃药不行,甘油三酯主要受饮食影响。想要降甘油三酯,这四类食物别再碰:
一句话:少糖、少油、少酒,才是控制血脂的底线。 ![]() 佩玛贝特会成为降脂领域的“破局者”吗?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佩玛贝特的出现正好补上了现有治疗方案中的“短板”。尤其是在高甘油三酯合并低HDL-C的患者中,它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然,对于药物来说,安全性和长期效果永远是重点。虽然已有多项临床研究为佩玛贝特背书,但未来仍需更多中国本土数据支持。 不过,能在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已经说明它通过了严格的审评流程,这本身就是一份“官方认证”。 ![]() 科普结语高血脂不是“老人病”,也不是“胖子病”。它是一种沉默的健康杀手,可能正在你我身边悄悄发生。 佩玛贝特的问世,意味着我们在对抗高血脂的路上,又多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但无论药物多新、技术多先进,生活方式的干预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请记住:管住嘴、迈开腿、定期体检、按时吃药,才是应对高血脂的根本。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