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 越是无心不执着于结果,潜能越能得到发挥,越是执着结果,手脚反而受到束缚,越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我们在20几岁总是一心一意去追求事情的结果,也许没什么心得体会,如果一段时间内你总是经历失败,不管是工作、考试,屡次碰壁,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成事方式和思考模式了。看过网上一个网友分享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数学考试做到了最后一题,此刻离考试结束还有20分钟,自己一看,这道题目自己根本没见过,是个新题型,自己急的抓耳挠腮,恨不得头上都要冒汗了,看着最后剩下的20分钟,更是急的不得了。后来网友换了一种思路,开始让自己心静下来,开始一句一句分析题中给的条件,并根据已知条件把自己能列的公式全部列出来,然后综合列出来的式子经过推算,最后竟然一步步解出了试题的答案。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找不到事情的答案,而是因为我们太着急急着找到事情的答案,这种情况下反而很难找到事情的答案,相反,如果你能放下当下心里的着急,答案根本不用找,它自动就会显现在你的眼前。《金刚经》里说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从而达到内心的自由和清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能见过那种清澈见底的小溪,这时候里面的小鱼都能看到,当水面一团发浑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到里面的小鱼的。当小溪变清澈的时候,小鱼会自然浮现。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过度在意事情的结果,更不要把你的目光一直放在事情的结果上面,这会导致事情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放下杂念,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无私,你的能力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瓦伦达是一位美国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稳健的演技闻名。1978年,瓦伦达所在的表演团体派他到波多黎各,为一些知名人士表演,并且告诉他这次表演非常重要,还会进行现场直播。演出当天,要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走钢索,为了获得最佳演出效果,没有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
没想到从未出错的他这次却遭遇意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就从10米高空摔了下来当场死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感觉这一次可能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当你不在意结果,只专注于当下的时候,灵感就会不断迸发出来。恐惧、担忧、焦虑才会消失。只有忘我地投入到当下,才能充分释放自己,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要把任何事情太当回事,尤其是在遇到重大决策或者你觉得重大事情或者让你棘手的事情太在意的结果就是过于紧张,过于紧张就会让自己动作变形,动作变形就会导致事情失败《道德经》第40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属于道的运动,而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反者道之动,”意思就是说矛盾的对立物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永远是这么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弱者道之用”,意思则是道的作用是无形的,但是不是消极的,因为道是万物之根,道对于一切事物的作用不是那么强硬的,反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也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我们要学会谦逊,以“反者”来思考自己的路是否正确,并且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去行动,去遵循道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洒脱。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无为,无心有大用,无为无心才是大智慧,才是成事的法宝和利器。如果你能领悟并做到不动念、不住相、不执著,那你做起事情来将会很轻松,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