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沙落雁》单曲课(直播和线下)

 菊斋 2025-06-11 发布于江苏
琴曲中有《平沙落雁》,最受文人推崇。
“平沙落雁”之意象,起初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沈括说,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善画《平沙落雁》等,其画颇受时人传扬。这也是画史上关于“平沙落雁”这个主题最早的记载。
图片
北宋 惠崇 平沙落雁图
宋迪的《平沙落雁图》早已无处可寻,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平沙落雁图》,来自北宋惠崇——就是那个因绘“春江晚景”被苏轼大加夸赞的僧人。此外南宋的王洪、牧溪也都有《平沙落雁》传世,可知在两宋,《平沙落雁》便深契文人之心。后来“平沙落雁”意象和“梅花三弄”意象一样,于明朝进入古琴曲。
作为古琴曲的《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崇祯七年(1634 )刊印的《古音正宗》,当时原称《雁落平沙》,至清朝才称《平沙落雁》。
自此之后,《平沙落雁》这一琴曲便深受琴人喜爱,流传极为广泛,是琴人常弹曲目之一——琴人之间交流、演奏此曲的频率很高,故有 “一曲平沙走天下” 的说法,几乎是三百年来琴人,尤其是业余琴人最为倾倒的曲子。
为何《平沙落雁》如此受琴人倾倒?
图源:菊斋
因为它逸。
曲意 “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既蕴含儒家 “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思想,对怀才不遇欲取功名者有励志作用,也能慰藉因言获罪退隐山林者。
因为它淡。
琴曲描绘的秋高气爽、风静沙平、雁群飞鸣的景象,营造出宁静、悠远又略带寂寥的意境,与文人追求的远离世俗喧嚣、向往内心宁静的淡泊深相契合。
因为它美。
《平沙落雁》多用绰吟,基调静美且静中有动,但又不像一些高难度琴曲对演奏技巧要求极高。
《平沙落雁》琴曲问世以来,刊载该曲的谱集达五十余种,现存传谱近百种,众多流派均有各自的演奏手法与风格。诸版本里,我最喜欢的是吴兆基先生的《平沙落雁》,平日弹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曲子。这大概因为我本来就学吴门,也因为吴兆基先生的《平沙落雁》,风格宁静淡泊,不追求速度与力度夸张,多用轻、缓、恬淡手法,有闲适静美之感。
下面呢,是课程分割线。
图片
今年夏季,我们有一个《平沙落雁》精品小班单曲课。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学什么和怎么学?

这个单曲课,以吴门吴兆基先生的《平沙落雁》为范本,这一版《平沙落雁》以舒缓节奏和清丽泛音起,似描绘秋江宁静苍茫暮色,后旋律灵动有雁鸣呼应,充满生机,最后复归和谐恬静,苍茫恬淡又生趣盎然。

课程内容分两部分:《平沙落雁》琴曲讲解和《平沙落雁》相关文化。会精细讲解每个音的弹法,带大家习弹全曲。同时,也会兼带讲讲与《平沙落雁》相关的经典诗词和古画。

上课方式可选线上或线上。
线上课:399元。上课方式为视频课(直播)+教学互动+微信学习群+课后作业交流点评。直播可以看回放。每周六晚上课(7.2为第一周,共8周)。
线下课:2000元。上课地址在菊斋私塾,小班授课,提供古琴。每周日上午上课(7.3为第一周,共8周)。

线上课的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看回放),线下课的好处是面对面学琴更符合传统、更有心得体会。如果在苏州的话,还是建议线下课。
线上、线下班均是8次课,每次课60分钟。

一对一私教3000元(线上线下同价)。

一些老套的说明
小班教学:全程指导,学习进度不落下。
双轨模式:线下沉浸体验古琴韵味,线上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打破空间限制。
系统教学:从指法基础到曲目拆解,循序渐进掌握《平沙落雁》空灵悠远的意境。
文化浸润:不仅学琴技,更了解古琴历史、曲目背后的故事,提升艺术修养。
还有一些话……

古琴从来不是“学会”的,是“养”出来的。

从2012年开始有古琴课,从2020年开始有古琴线上课。线下自是年复一年的小班课,线上,2020年是指法要略,2021年有两期基础指法直播课,2022年有《阳关三叠》单曲直播课和其它单曲录播课、基础指法录播课,2023年是基础指法直播课,2024年是基础指法和《阳关三叠》单曲直播,2025年是全年基础课。
很高兴有很多人仍然在坚持。

我自己,也一直在弹琴,而其中,《平沙落雁》可算是我最喜欢的曲子。

如果你也喜欢,一起来吧。

元 佚名 听琴图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