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山文化古人遗传数据公布说明了什么

 历史最美 2025-06-12 发布于重庆
图片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1686,阅读时间:约3分钟


说到中国上古时期的新石器文化,往往会想到北方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山东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以及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而位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知名度也不低于前面说到的几种文化,华夏银行的企业LOGO就来自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

红山文化被人熟知除了著名的玉龙以外红山文化还有个事件也很出名,那就是有个盗墓的利用风水寻找红山文化大墓而且还成功了。这件事说明红山文化对后来中华文化影响深远,那么红山文化对今天中国人遗传关系影响多大呢?

这不红山文化遗址最近又出古DNA数据了,通过古DNA来看看红山文化古人和今天现代人的关系。相对于传统的体质人类学和文物判断DNA检测更加直观。

此次出土的古DNA来自河北宣化的郑家沟遗址的一号积石,根据公开报道:一号积石冢残存平面呈梯形,剖面近半弧形,中、西部较高,北、东、南三侧较低。东西最长边残存51米,南北最长边残存43米,高0.2~1.47米,面积约1448平方米。可以看出这个体量非常震撼,所以对于考古人员的意义可想而知。

2021年10月至今,考古工作者在1号积石冢内发现三级石砌土台、60余座墓葬及150余处祭祀遗迹,出土玉器、彩陶、蚌饰等文物200余件(套)。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也说明了郑家沟遗址是当地一个重要的聚落。

然后碳十四测年显示,1号积石冢年代距今约5100年至4800年间。接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人骨保存较好然后复旦大学对古人进行了古DNA检测,随后一部分古人被公布出来。2025年5月31日,《从古人类基因组推测新石器时代红山人的遗传形成及红山文化的人口扩张》发布并伴随古人的遗传数据。

然后我们再看看红山文化人群遗传特点,这次红山文化测序一些个体质量不错所以可以作为参考。

▲资料来源:《从古人类基因组推测新石器时代红山人的遗传形成及红山文化的人口扩张》

通过测序发现,郑家沟遗址红山文化古人和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古人很接近。虽然红山文化人群东北亚成分很多,却和蒙古高原人群有一定区别。因为从考古发掘来看红山文化人群是部分华北人群进入辽河流域,与东北亚人群混合结果。而母系类型也遍布于北方汉族,那么父系呢?

这次红山文化遗址测出的父系主要是C和N两种大类型,而N系测到的数量虽然没有C系多但是多样性高。其中N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个古人属于两个类型,虽然都是N但是彼此已经超过两万年。

比如下面这个古人,就属于N1下的一个一级支系中的小支系。总体来看人不多大概率和下游测出的现代人关系不大,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检测也许会发现该支系的后裔。

然后又发现两个N北支,N北支的编号是N-F1206形成时间距今一万八千年。可以说遍布全国,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也有分布。

这两个红山古人说N-F 1206下游的N-MF172932,和耶律家分开上万年之久。

因为古人测年时间和现代人反推的父系树形的算龄接近。所以下图中的唐氏家族和窦氏家族可能来自当时的郑家沟红山文化古人所在人群,所以这两个古人和他们的家族成员有流传到今天的男性直系后代。

测出最多的是C-Z31664这个支系这个支系占全国男性人口的0.06%下游的一个支系占了韩国男性的2.1%。推算的共祖时间是5460年。虽然是C系但是属于C2南支,和满蒙贵族中高频的C2北支分开三万多年。C2南支被认为起源于华北,属于华北农业人群。

C2南支遍布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也发现过C2南支。洗砚池晋墓古人所测的就属于C2南支下游的C-F10036,山东曲阜孔氏也有不少测出这种类型。

因为郑家沟遗址年底是51004800年之间其中一个古人已经测到更下游的支系。所以对于这种算龄和古人测年接近的也可以确定和现代人的关系,说明后代数量虽然不能和一些超级大族相比但也有一定数量并且在朝鲜半岛爆发相对成功。

虽然目前红山文化已知检测出的现代人父系类型比例不高,但是因为古样本有限并且红山文化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中原地区差距不小。所以在人口总量上不如中原人群,这也导致红山人群遗传相比仰韶文化所在的中原人群不占主流。

但是不能否认红山文化作为上古时代中华文明点一部分,尤其是一些风俗(比如束发)更是被后世所沿用。目前在塔儿村乡郑家沟村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7个地点,共计9座积石冢。而红山文化的遗址数量众多目前只是冰山一角,所以随着进一步研究会有更多真相浮现在公众的眼前。

红山文化古人塑像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双尾猫。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