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zd山笑 2025-06-12 发布于江苏

徐光启(1562-1633)

字子先,号玄扈。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进士。历任翰林检讨、左春坊右赞善、礼部右侍郎等职。崇祯五年(1632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政事,后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因受阉党排斥不得志,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为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曾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等学术交往甚密。晚年编著《农政全书》六十卷,五十多万字,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书中不仅选辑我国历代农业科学的重要资料,而且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强调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宣传人定胜天的思想等。还著有《徐文定公集》、《徐世庖言》,《毛诗六帖》等。《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徐光启

宋应星(约1 5 8 7一约1661)

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出身官僚。曾任县教渝、推官、知州等职。崇祯十七年(1644年),弃官返故乡。博学多才,著作很多,大多失传。所著《天工开物》十八篇,是总结了明代以前手工业、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刻苦的优良传统,对农业技术、水力利用、化工原料、纺织、制盐、制瓷、金属冶炼、交通工具等生产过程,都运用科学原理和数据加以说明。尤其是对化工方面,如草灰、铅丹、砒石等如何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介绍颇详。书中有关采矿、冶炼的记述,则是我国古代矿产知识的宝贵记录。它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早巳译成日、法、德文,在国际上影响甚大。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宋应星

徐宏祖(1586—1641)

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他鉴于明末政治极端腐败,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野外考察。他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二十二岁那年起,历经三十四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踏遍东南、华南、西南十六省,进行地理、地质、水文等方面的科学考察,写成一部富有地理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全书二十卷。他实地考察,订正了长江的上源是在金沙江,对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也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和系统分类,是世界上最早对岩溶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者。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徐宏祖

罗贯中(约1 3 3 0一约1400)

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根据民间流传的《三国志乎语》,参采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历史资料,进行艺术加工,写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后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便成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恶,描绘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也存在宣扬封建正统观念、诬蔑黄巾农民起义等糟粕。著作尚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本《风云会》等。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罗贯中

施耐庵(约1296一?)

江苏大丰县白驹镇人。元至顺时进士。他与元末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卞元亨以耐庵之才学荐士诚,屡聘不赴,耐庵全家迁至淮安。明洪武初,征书数下,坚辞不至。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农民战争,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腐朽,反映了起义的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根源。《水浒传》在描绘战略战术的运用,具有唯物辩证法因素,诸如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己之长,破敌之短;“敌疲我打”, “后发制人;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强调调查研究,“知己知彼”等。但书中歌颂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接受招安等。尤其是对方腊起义的丑化和敌视,则是应该否定的。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施耐庵

吴承恩(约1 5 0 0一约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阴(今属江苏)人。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为小商人的家庭。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当过一年多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官途困顿,晚年闭门著述,著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借以暴露、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塑造、歌颂孙悟空富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但书中也宣扬了传统的“王道”、“在数难逃”等的封建思想。著有《射阳先生存稿》。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吴承恩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在浙江绍兴的阳明洞读过书,世称阳明先生。出身大官僚。历任兵部主事、都御史、巡抚、兵部尚书,后封新建伯。他多次统兵镇压农民起义,并从中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哲学方面,他极力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都是“吾心”创造的,没有“吾心”就没有世界。这是一种主观唯心论——“唯我论”。他的“良知”说,认为:“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都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只要扫除私欲,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便可“致良知”。由于他的学说直接继承和发展南宋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故合称“陆王学派”,与程朱理学并称,成为宋、明封建理学的两大流派。他的著作编为《王文成公全书》。《明史》卷一百九十五有传。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七)

王守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