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毒士”,是贾诩身上最显眼的标签。 贾诩之所以被贴上“毒”标签,是因为董卓被杀后,他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生灵涂炭,混乱加剧。其实,大势如此,又岂是一个人所能左右?凉州兵真要作鸟兽散,贾诩作为凉州集团的骨干分子,极大概率会被清算,或死于乱军之中。等计策奏效论功行赏,贾诩以“此保命之计,何功之有”为由,不仅推辞高官厚禄,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做了很多补救工作,保住不少人的性命。 贾诩最厉害的品质是冷静,尤其是面临存亡胜败的关键时刻,总能准确判断形势,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最理智的反应和最及时的应对,可谓算无遗策。年轻时,贾诩和同伙要被活埋,假托自己是名将之后,从而唯一幸存。受段煨猜忌,他立马挑选了凉州二代张绣为新合伙人;张绣与曹操对决,在贾诩指导下,先降后败又胜再降,一番操作下来,不仅帮张绣找到了潜力股东家、成就一代名将,自己也成功升格为曹操的心股肱谋士,以至于能够影响曹操对接班人的选择。 我们可以评价贾诩是精致而狡猾的利己主义者,但易地而处,在那个时代,恐怕很难比他做得更好。身处乱世,有些事不得已而为之。前期“毒”计是如此,后期“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接高门”也是如此。事关伐蜀还是伐吴,年老的贾诩劝曹丕“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用兵之道,先胜后战”,曹丕没有听懂,也没有听进去。可惜,这才是贾诩的“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的精髓所在。 忘了吗,除了洞察人心、洞悉人性,贾诩字文和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