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睁一只眼看世间 作者:童兆君 ![]() 儿时生活在凤凰山腰,那趴在矮墙玩弹弓的记忆翻涌而起。 那时总爱睁大眼睛追逐树梢的麻雀,石子却总与目标失之交臂。直到某次用气枪狩猎,无意识眯起左眼的刹那,准星与麻雀竟奇迹般重合。 后来家中的猎枪、气枪按规上缴,父亲那句“枪杆子得听国家的话”犹在耳畔,而单眼瞄准的生存智慧,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底。那时懵懂不知,这孩童的游戏本能,竟暗含着穿透表象的人生哲思。 人虽生就双眼,却常被双倍的幻象迷乱心智。左眼追逐的尽是浮光掠影:直播间里夸张的叫卖、社交平台精心雕琢的人设、酒桌上的豪言壮语,恰似靶场上飘动的虚影,令人迷失方向。而当闭上这只热衷捕捉虚妄的眼睛,以右眼凝视,方能窥见生活的真相——就像长沙太平街深巷里,老铜匠几十年如一日敲打铜器,叮当声中沉淀的是岁月的匠心;洞庭湖畔的护鸟志愿者,在风雨中坚守观测点,用镜头记录候鸟迁徙的轨迹,守护着生态的希望。 这种单目洞察的智慧,在长沙近代以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黄兴在革命浪潮中,摒弃个人安危与名利诱惑,坚定扛起民主革命大旗,领导黄花岗起义,以热血点燃救亡图存的火种;沈从文暂居岳麓山下时,屏蔽外界动荡与喧嚣,潜心创作,将湘西的风土人情化作文字长河中璀璨的篇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稻田里,专注于培育良种,无视科研道路上的重重阻碍,最终让杂交水稻的梦想照进现实,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他们都深谙,唯有剔除纷杂的干扰,方能触摸到时代最本真的脉络。 现世之中,长沙亦不乏清醒的观世者。湖南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俯身案前,用精密的仪器与细腻的笔触,修复破损的青铜器、书画,在时光缝隙里与历史对话;岳麓书院的研究者们,扎根千年文脉,潜心钻研典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默默耕耘;湘西的大山深处的支教老师们,放弃城市的繁华,在简陋的教室里,以知识为灯,点亮山里孩子的未来。 这些平凡的坚守者,虽未声名远扬,却以躬身践行诠释着单目观世的智慧。 回望靶场的那个瞬间,终于懂得射击训练教会我的,远不止扣动扳机的技巧。在信息洪流裹挟的时代,我们更需学会适时闭上左眼——屏蔽流量制造的虚幻泡沫,过滤舆论掀起的情绪波澜,以理性之眼校准人生的方向。 唯有如此,方能在纷扰尘世中,锚定真正值得追寻的目标,射中生命的靶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