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无数学者钻研易经,却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到'阴'字和'阳'字本身的奥妙。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汉字,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阴'字左边是'阝',右边是'今';'阳'字左边同样是'阝',右边却是'昜'。 为什么古人要这样构造这两个字?难道仅仅是为了表达明暗、寒暖这样的表面含义吗? 当我们把这两个字完全拆开,按照古人造字的本意去解读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易经的核心智慧,竟然早已藏在了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中。 这个发现不仅能让我们重新理解阴阳的真正含义,更能揭示出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今'字和'昜'字的古代含义时,会发现它们指向了一个关于时间、空间和生命本质的终极真相。 这个真相一旦被参透,将彻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那么,古人到底在这两个字中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呢?为什么说掌握了这个秘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呢? ![]() 要理解'阴'字和'阳'字的深层含义,我们首先要回到汉字的起源。 在甲骨文中,'阴'字的构造就已经透露出古人的智慧。 “阝'这个偏旁,在古代被称为'阜',代表的是山丘、土堆。 山有向阳面和背阳面,向阳面温暖明亮,背阳面阴凉晦暗。 古人观察到这个现象后,就用'阝'来表示与地形、方位相关的概念。 然而,真正的奥妙在于右半部分。”阴'字右边的'今'字,在古代的含义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今'字的构造是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口',代表的是当下这一刻人正在说话的状态。 这暗示着'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概念,更是时间上的概念——它代表着'当下'、'此刻'、'现在'。 再看'阳'字右边的'昜'字,这个字更加复杂。”昜'在古代写作'旸',上面是'日',下面是'易'。”日'代表太阳,'易'在最初的含义中代表着变化、流动。 所以'昜'字暗示的是太阳的运动变化,是时间的流逝,是未来的展开。 这样一来,'阴'和'阳'的真正含义就显现出来了:阴代表着当下的静止状态,阳代表着未来的变化流动。 阴是'现在',阳是'将来';阴是'存在',阳是'生成'。 《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非简单的对立统一,而是在说宇宙的根本规律就是'现在'与'未来'的交替,'存在'与'生成'的转换。 古代的修行者深知这个道理。 他们在打坐时,会观察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是阴,代表着当下的充盈状态;呼气时是阳,代表着向外的释放和变化。 这种呼吸的节律,正是宇宙阴阳转换的缩影。 道家的修炼方法中,有一种叫做'阴阳调和'的功法。 修行者会在特定的时辰,面向不同的方位进行修炼。 子时面北修阴功,代表着与当下的宁静合一;午时面南修阳功,代表着激发内在的变化能量。 这种修炼方法的理论基础,正是来自于对'阴'、'阳'二字深层含义的理解。 更有趣的是,古人还发现了'阴'、'阳'二字在数理上的奥秘。”今'字的笔画数是4,'昜'字的笔画数是9。 4是偶数,代表阴;9是奇数,代表阳。 而4+9=13,1+3=4,又回到了阴数。 这种循环正对应着易经中'否极泰来'的思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在中医理论中,这种认识被运用得更加精妙。 人体的左侧属阳,右侧属阴,但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 当我们说左侧属阳时,指的是左侧代表着身体的活动能力,是面向未来的能量;右侧属阴,指的是右侧代表着身体的储存功能,是保持当下状态的能量。 ![]() 中医大师在诊脉时,会同时摸左右两只手的脉象。 左手脉象反映的是患者未来的变化趋势,右手脉象反映的是患者当下的状态。 这种诊断方法的理论依据,正是来自于对'阴'、'阳'二字本义的深刻理解。 《黄帝内经》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人体的'当下状态'(阴)保持平和,'变化能力'(阳)保持稳定时,人的精神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这不仅是养生的要诀,更是宇宙运行规律在人体上的体现。 然而,当我们以为已经理解了'阴'、'阳'二字的全部奥秘时,古代的智者们却告诉我们:这仅仅是表面的认识。 就在这时,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浮现出来。 当我们把'今'字和'昜'字按照古代的另一种解读方法重新拆解时,会发现一个足以颠覆我们世界观的秘密。 这个秘密关乎着生命的本质,关乎着宇宙存在的根本原因。 古代的圣贤们正是通过这个发现,才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那么,这个隐藏在汉字背后的终极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当我们按照《说文解字》中的古法,将'今'字进一步拆解时,会发现一个震撼的真相:'今'字的'人'代表着生命个体,'口'代表着呼吸。 而呼吸,正是生命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唯一通道。 更深层的秘密在于'昜'字。 古代文献中记载,'昜'字的'易'部分,在最原始的甲骨文中写作两个相对的弧形,代表着太极图的原型。 这暗示着'阳'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光明或热量,而是宇官能量的螺旋运动状态。 《易经·系辞传》中有一句很少被人注意的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里的'易'指的就是'昜'字中的'易'。 古人发现,宇宙的根本状态就是能量的螺旋运动,这种运动产生了'两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 真正的秘密在这里:阴阳并非对立的两种力量,而是同一种宇宙能量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表现。”阴'代表着能量在当下时刻的凝聚状态,'阳'代表着能量向未来时空的扩展状态。 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的修行者能够通过调息来改变命运。 ![]() 当我们的呼吸节律与宇宙能量的螺旋运动节律保持一致时,我们就能够自如地在'当下凝聚'和'未来扩展'之间转换,从而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 更令人惊叹的是,古人还在'阝'这个偏旁中隐藏了另一个秘密。”阝'不仅代表山丘,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代表着意识的层次结构。 山有不同的高度,意识也有不同的层次。 当我们的意识停留在低层次时,我们只能感受到阴阳的对立;当意识提升到更高层次时,我们就能体验到阴阳的统一。 《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万物都背负着'当下的凝聚状态',拥抱着'未来的扩展状态',通过中和之气达到平衡。 这个'中和之气',正是我们通过呼吸与宇宙能量连接的桥梁。 在实际修行中,古代的高僧大德们会教导弟子一种特殊的观想方法:在吸气时观想自己与当下的宇宙能量融为一体,在呼气时观想自己的意识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扩展。 这种修行方法的理论基础,正是来自于对'阴'、'阳'二字终极含义的透彻理解。 最终,我们发现'阴'、'阳'二字所暗藏的宇宙终极奥秘就是:时间并非线性流动,而是螺旋展开;生命并非被动存在,而是主动创造;意识并非局限个体,而是与宇宙同在。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个奥秘,就能明白为什么《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为什么古代的圣贤们能够'穷天理,尽人性,至于命'。 因为他们掌握了宇宙运行的根本密码,这个密码就隐藏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阴'、'阳'二字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