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环节,还能促进身体代谢、预防中暑、维持皮肤良好状态等。 但有些异常的出汗就要注意,像头汗如雨、背汗如瀑等,这些情况很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中医讲: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流。如果出现以下三种异常出汗的情况,就要“见微知著”,提高警惕,及早调理。 不同位置出汗 预示不同健康问题 01 头部多汗 ![]() 脾胃湿热的人往往头部最容易多汗,还会伴有四肢困重、肢寒畏冷、面色潮红、胸闷腹胀等表现。 这类人往往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常,时间久了就会水湿内停,郁而化热,形成湿热之后蕴结在中焦,最终熏蒸于上,造成头部多汗的情况。 饮食建议:建议饮食上,可以多吃些绿豆、薏米、冬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平时也可以煲五指毛桃汤,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参考用药:三仁合剂 02 背部多汗 ![]() 营卫失调者导致的背部多汗,还会伴有周身酸痛、口苦口黏,便秘等情况。 《黄帝内经》中记载为“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所以营气的主要作用是化生为人体的津液和血液。 如果营卫不调,卫气主管汗孔的开合功能就会出现问题,导致营气化为汗液排出,而主要出汗部位就集中在背部。 饮食建议:生活中,建议大家可以用百合粥,浮小麦饮进行调理,能帮助沟通营卫,调和阴阳,改善自汗症。 参考用药:桂枝颗粒 03 手脚心多汗 ![]() 阴虚内热导致的手脚心出汗,常伴有手脚心发热、烦躁、口干舌燥等表现。 阴虚内热会裹挟体内津液,从体表汗毛孔排出体外。阴虚证一旦产生内热,通常会出现五心烦热的症状,在身体上的异常就是手脚心出汗。 饮食建议:可以食用麦冬沙参炖雪梨,麦冬10g、沙参10g、雪梨1个,炖30分钟,特别适合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的人。日常可以吃些滋阴的食物,如沙参、玉竹、牡蛎、石斛、雪耳等。 参考用药:知柏地黄丸 其他类型异常多汗调治法: ① 阶段性出汗(一阵一阵)-肝肾阴虚兼气虚、内热; 推荐用方:知柏四物汤 ② 多汗又怕风-外寒内热; 推荐用方:当归六黄合桂枝加附子汤 ③上半身多汗 下半身畏寒-上热下寒; 推荐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栀子豉汤 参考文献: [1]韩丽娟. "这7种不正常的出汗,可能是"健康警报"." 人人健康 000.016(2020):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