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鹤草汤方解析

 文炳春秋 2025-06-13 发布于浙江

仙鹤草汤是一种以仙鹤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具有多种功效,尤其在止血、补虚、敛汗等方面应用广泛。以下是关于仙鹤草汤的详细介绍:

1. 主要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仙鹤草汤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适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尿血、便血等多种出血症状。

补虚强体:对于劳伤脱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虚弱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仙鹤草也被称为“脱力草”。

止汗:临床研究表明,仙鹤草汤对盗汗(夜间出汗)有显著疗效,常配伍白芍、生地、麦冬等药材以增强效果。

止痢与抗炎: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2. 常见配方与用法

基础方:仙鹤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补虚止血方:仙鹤草30克、瘦肉200克、红枣10颗,煎煮至肉熟,适用于气血不足兼出血者。

盗汗方:仙鹤草30-50克,配伍白芍、生地、麦冬、柏子仁等,水煎服,连服3-6剂可显著改善盗汗。

劳伤脱力方:仙鹤草与仙茅、仙灵脾组成“三仙汤”,用于治疗疲劳综合征。

3. 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出血患者、体虚乏力者、盗汗或久痢患者。

禁忌:

孕妇慎用(因仙鹤草可能收缩子宫)。

脾胃虚寒、泻痢初起者不宜。

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4. 现代研究与拓展应用

抗肿瘤:仙鹤草中的仙鹤草素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肿瘤患者体质虚弱伴出血者。

调节免疫: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

5.仙鹤草汤的方剂组成及剂量需根据具体病症和配伍进行调整,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中不同用途的仙鹤草汤配方及剂量信息:

1. 治疗盗汗的仙鹤草汤

基础方剂:

仙鹤草30-50g、白芍15g、甘草6g、生地黄12g、麦冬12g、柏子仁15g、茯苓10g、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60分钟,二煎40分钟,分2-3次服用。一般3剂见效,6剂可根治。

加减配伍:

阴虚:加生地、麦冬、当归、五味子、山茱萸等。

虚火旺:加黄柏、知母、玄参、地骨皮。

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

湿热:加茵陈、黄连、黄芩。

2. 止血或补虚的仙鹤草汤

血热出血方:

仙鹤草30g、阿胶10g(烊化)、生地黄20g、牡丹皮10g、白茅根30g,用于咯血、呕血等。

补虚方(三仙汤):

仙鹤草12g、仙灵脾12g、仙茅12g,用于疲劳综合征或体虚乏力。

大剂量补虚方:仙鹤草50g、仙灵脾30g、仙茅10g、冰糖50g、大枣10枚,水煎服。

3. 抗肿瘤或清热解毒的仙鹤蛇草汤

组成:

仙鹤草60-90g、白花蛇舌草15-30g、半边莲15-30g、半枝莲15-30g,配伍活血化瘀药(如三棱、莪术)及清热解毒药(如败酱草、大青叶)。

加减:

阴虚阳亢加黄芩、生地;

正气虚加黄芪、党参。

4. 注意事项

剂量范围:仙鹤草常规用量为10-15g,大剂量可达30-90g,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

禁忌:孕妇慎用(可能收缩子宫);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总结

仙鹤草汤的剂量灵活多变,核心在于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涉及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

仙鹤草汤需根据具体症状配伍其他药材,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长期服用需谨慎,因仙鹤草素可能有一定毒性。

总之,仙鹤草汤是一种多效合一的中药方剂,但需结合体质和病症合理使用。如需具体配方或治疗建议,应咨询专业中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