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toutiao.com/is/_6zW4WjP5p4/ 长者的一段话让人茅塞顿开![]()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01 习练太极拳一段时间后,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想要进一步了解太极拳内涵的渴望。 然而,当我们抱有兴趣去探究更深层次的拳理时,就会发现真正的太极拳不但难学,而且难成,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是在门口徘徊。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位资深的长者,通过多年的修为,终于从理论源头,挖掘出太极拳难学难成的根源。 老师指出,太极拳之所以难学,源自于我们对它认知的偏差,正确的认知才是学拳的根本所在。 一种是我们平日里常见的一般性运动,比如打球、田径、游泳……等等,它们都是人类本有的自然之能。是增进肢体动作的活动,做好这些,需要用力,不用力就做不出来。 另一种运动,比较特别,普通人连听都没听过。它反其道而行,在运动中追求松柔不用力,不但要求少用力、“不用力',甚至还要求消退肢体持有的动能。 这种运动模式,就是真正的太极拳运动。由于它的理念超乎大多数人对拳术的认知,所以能触达这个层面的人其实并不多。 03 有人看到这里,就会产生疑问,松柔不用力了,哪还有技击性呢! 下面我们逐一剖析,说一说用意不用力,带来的太极功夫。 我们追松求柔的目的达到之后,产生的劲能,就是大名鼎鼎的 “内劲',它向外展现的是饱满强劲的拳术,向内输入的内容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圣果。由于它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才能得到,因此常人是体会不到的。 其实,松柔与不用力就是相同的一件事。想要松柔就尽量“不用力”,想要达到“不用力'就必须追求松柔。追松求柔,才是太极拳的真正要领。 正确的太极拳锻炼,不但无时无刻追求这种松柔,而且还想方设法消除个人习惯性的肢体动能。 拳法中所要求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无一不是想借助这些动作,把周身关节一一松开,努力消除各种习惯性动能。 这些身法动作的要求与目的,可以从侧面证明太极拳并非是一般性肢体动能的运动,它一定是刻意练出来的一种特殊技能。 05 如果我们在这个认知的领域中有所偏差,始终把着力点,停留在外在拳架姿势上,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学好太极拳。 |
|
来自: 山峰云绕 > 《武相武道根劲萝卜酒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