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塌房成这样,竟然还能爆!

 十点美剧 2025-06-13 发布于山东

韩国影坛从不缺“黑红”争议,但李秉宪与刘亚仁的组合仍令人咋舌。

前者深陷出轨、酒驾丑闻,后者因吸毒案被判刑缓刑,险些断送职业生涯。
讽刺的是,二人主演的《终极对弈》近日却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
影片改编自韩国围棋国手曹薰铉与李昌镐的真实师徒“恩怨”。
曹薰铉(李秉宪 饰)在1989年击败中国棋圣聂卫平,成为韩国民族英雄;他发掘天才少年李昌镐(刘亚仁 饰)并倾囊相授,却最终被弟子以半目优势反杀,跌落神坛。
戏里戏外,演员与角色皆在“争议”中挣扎重生,这份命运的互文,让影片未映先火。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部影片——
终极对弈》
影片以线性叙事展开两代棋王的恩怨纠葛。
故事从 1989 年曹薰铉在新加坡击败聂卫平、为韩国围棋打开国际局面说起。
彼时,少年李昌镐在业余赛事中展现出惊人天赋,被曹薰铉一眼相中收为徒弟。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曹薰铉将毕生棋艺倾囊相授,从定式拆解到心态打磨,严苛得近乎苛刻。
随着李昌镐在职业赛场崭露头角,他的棋风逐渐从模仿师父转向自成一派 —— 曹薰铉擅长华丽的进攻,李昌镐却走出了冷静如冰的 “石佛” 风格。
这种转变悄然改写着师徒关系,当两人在棋盘上首次正面交锋,所有人都等着看师父如何 “教训” 徒弟,却没想到李昌镐以半目之差绝杀,将不可一世的曹薰铉拉下神坛。
这场失利如同一记重锤,让曹薰铉陷入漫长的自我怀疑,曾经的棋盘王者一度迷失,但对围棋的热爱最终让他重拾斗志,二人在后续的十年间展开了数十次巅峰对决,每一局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分胜负,也在丈量着师徒间复杂的情感刻度。
影片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胜负叙事,而是借由黑白棋盘剖开了师徒关系的深层肌理。
曹薰铉对李昌镐的培养,既是技艺的传承,更暗含着一种 “让自己的影子超越自己” 的隐秘期待;
而李昌镐在师父的光环下成长,既要背负 “背叛者” 的心理压力,又要在传统与创新间寻找平衡。
他们在棋盘上的每一步落子,都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当徒弟的棋路开始超越师父,当师父的权威遭遇挑战,所谓的 “师徒” 早已化作棋道上彼此成就的对手。
影片真正想表达的,是竞技精神中最动人的部分:最高级的博弈从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在与他人的映照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就像曹薰铉在低谷时望着李昌镐的棋谱喃喃自语:“你让我看到了围棋的另一种可能”,这种超越胜负的惺惺相惜,才是故事最打动人的内核。

尽管主演刘亚仁涉毒丑闻引发巨大争议,《终极对弈》仍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上映后,连续19天占据韩国单日票房冠军宝座,累计观影人次突破213万。在Naver平台,观众打出8.65的高分,CGV影院“金蛋指数”高达97%

影片的成功密码首先藏在表演艺术中

据了解,李秉宪提前半年向曹薰铉本人学习落子手势与抖腿习惯,复刻了标志性的“鹰隼般的眼神”


当首次败给弟子后,他将角色震惊、失落、颓废和自我怀疑的情绪,有层次地展现

刘亚仁的表演则堪称职业生涯巅峰。他用微表情演绎“石佛”灵魂。

执棋时小指刻意偏移的弧度,叩枰前的呼吸停滞,这些肌体语言让观众在特写中“听见角色灵魂雪崩的轰鸣”


导演金炯柱更是创新运用围棋哲学构建视听语言。用高对比黑白画面呈现棋局,生活场景保留彩色

在声音的设计上,伽倻琴的悠扬旋律伴随曹薰铉回忆童年,而李昌镐落子瞬间爆发的尖锐电子乐,外化其内心挣扎。

剧本更是设计精巧,以“布局-搏杀-收官”三幕工整结构,巧妙地将师徒情感线与围棋赛事线交织。

既保留了真实事件的跌宕起伏,又加入了对职业棋手生存状态的细腻刻画,让观众看到,棋盘之外,每个追求极致的人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 “终极对弈”。

此外,影片对历史细节考究到极致。从曹薰铉的幸运茶杯裂纹,到 1996 年三星杯真实棋谱还原,都被创作团队一一考据并精准复刻,让那些沉淀在时光褶皱里的真实印记,成为叩击观众情感的钥匙。

当镜头扫过曹薰铉习惯性摩挲茶杯裂纹的指尖,当棋盘上李昌镐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与当年赛事记录分毫不差,不仅让棋迷惊呼 “神还原”,更让不懂围棋的观众也能从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细节里,触摸到两位棋手职业生涯的肌理 。

原来棋盘上的传奇,从来都是由无数个较真的瞬间、执着的坚持和对热爱的虔诚堆砌而成。

如同影片中男主二人从师徒到竞争对手的戏剧,《终极对弈》的上映过程充满戏剧性。

担心受到负面新闻影响,Netflix在发行时启动“三级风险评估体系”,最终采取“分级推荐+弹窗警示”的折中方案。


然而,刘亚仁还是凭借该片入围“导演剪辑奖”最佳男演员,导致全民青瓦台请命要求撤销提名。

争议依旧还在,但不可置否的是《终极对弈》是一部绝对值得称赞的佳片。

当棋局终了,师徒二人并坐于首尔棋院。年逾古稀的曹薰铉与步入中年的李昌镐凝视着棋盘上孤悬的白子,镜头缓缓上升,棋盘渐渐化作浩瀚星空,棋子变为星辰,胜负消弭于无形。

电影想告诉我们,围棋亦如人生,真正的胜负从不在棋盘对面,而在我们能否与自我的裂痕达成和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