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握不住的远方,捧在手的朝暮》

 鸿儒书香vosn18 2025-06-14 发布于湖北

暮色漫过窗台时,我总爱凝视玻璃上的雾气。那些朦胧的水汽会勾勒出虚幻的形状,像远方的山峦,像未来的城堡,可指尖轻轻一触,所有轮廓便瞬间消散。生命似乎总在这样的悖论中流转——我们用半生丈量远方,却在某个瞬间惊觉,真正能握紧的,不过是此刻凝结在掌心的温度。

年少时总向往云端的风景,像被风牵引的蒲公英,满心都是关于天涯的想象。我们绘制精密的人生蓝图,把每个明天都填得满满当当,却忘了时光的沙漏里,永远只有当下的沙砾在簌簌流淌。就像初春的樱花,总在人们憧憬花期时悄然绽放,又在凝视远方的目光中凋零,将最美的刹那,定格成追梦者错过的风景。

希腊神话里的俄耳甫斯,为了带回亡妻,在冥府前行时始终不敢回望。可当他终于接近光明,因对未来的执念而回首的瞬间,爱人便永远消散在黑暗中。这寓言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人类永恒的困境:当我们过于执着远方的海市蜃楼,反而会让触手可及的真实从指缝间溜走。正如晨露折射着整个宇宙的光芒,当下的每个瞬间,都蕴含着生命最本真的奥秘。

京都醍醐寺的僧人清扫落叶时,不会计算需要多少个时辰,也不在意明年是否还会落叶。他们用竹帚划过青石板的轨迹,便是此刻最神圣的仪式。这种“一期一会”的禅意,教会我们将全部的专注倾注于当下。就像古琴曲中最动人的泛音,不是来自绵长的拖腔,而是琴弦震颤的刹那共鸣。当我们学会放下对未来的焦虑,每个普通的晨昏都会显露出它的珍贵。

或许生命本就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我们既需要远方的星辰指引方向,又要懂得俯身拾起脚边的玫瑰。就像潮汐往复,退潮时显露的贝壳固然值得珍藏,涨潮时翻涌的浪花同样值得赞叹。真正的智慧,在于既不沉溺于虚幻的远方,也不辜负此刻跳动的脉搏。

窗外的雾气又凝结了,这次我不再试图描绘什么。任由呼吸在玻璃上晕开朦胧的雾霭,看着路灯的光晕在潮湿的空气中氤氲成诗。原来生命最美的答案,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在此时此刻——在手指触碰茶杯的温度里,在书页翻动时的沙沙声中,在晚风拂过发梢的刹那温柔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